螃蟹脱壳障碍病的防治

一、主要症状

  病蟹行动迟钝,往往十足腾空,在蟹的头**[头**:节肢动物门的虾、蟹、蜘蛛、蝎、鲎等,**与头部愈合一起,一般无明显界限,称为头**。]、腹部出现裂痕,无力脱壳[在一些计算机软件里有一段专门负责保护软件不被非法修改或反编译的程序。]或仅退出部分蟹壳[蟹壳,中药名。],病蟹背甲上有明显的斑点,全身变成黑色最终死亡。在池水四周或水草上常可以发现患此病的蟹。

  二、发病原因

  1.河蟹生产季节,水体中或投喂的人工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中,长期缺乏钙、铁等元素,蟹壳长而不硬,造成河蟹生理性脱壳障碍。

  2.蟹池长期不换水,残饵过多,水质浓,有机质含量高,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及病菌大量滋生,河蟹受寄生虫感染,导致脱壳困难。

  3.病菌侵染蟹的鳃、肝脏等**,造成内脏病变,无力脱壳而死亡。

  三、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危害幼蟹与100克以上的成蟹,有时个体较大的蟹以及干旱或离水时间较长的蟹较易患此病。该病发病率较高,较为常见,发现此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较大死亡。

  四、防治措施

  1.饵料中经常添加富含钙、铁等元素的物质,利于河蟹脱壳。

  2.投饵要适量,及时清除残饵,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3.生长季节每月分别用20ppm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和3ppm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钙,无机化合物,是无色三斜片状、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畜禽养殖动物的饲料添加剂,用作膨松剂、面团调节剂、缓冲剂、营养增补剂、*化剂、稳定剂等品质改良剂。]全池泼洒2次~3次,增加水体钙、磷等。

  4.河蟹脱壳期间,保持环境安静,不要在脱壳区干拢、起哄和投放饵料。

  5.发现病蟹,在饵料中添加1%~2%的脱壳素,连喂5天~7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