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后河蟹养殖的五个技术要点


  入秋以后,河蟹进入到最后的育肥养成阶段,怎样才能提升河蟹的饱满度、外观品相及口味质量,确保全年的经济效益。

  1、减少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的变化也随之加大,河蟹的食欲会发生变化,容易引消化**而死亡,这时尽量做到水温及水环境不要有过大的变化。

  2、溶氧要充沛:一般河蟹已进入最后一次蜕壳阶段,通常还能增长10--15%,对溶氧的需求以及排泄物也日益增多,每天坚持开启增氧设备3-4小时,保证池塘水体溶氧充足,以促进河蟹的新陈代谢。

  3、饲料投喂:在投喂动物性饵料的同时,适当添加一些青饲料[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如水草、浮萍、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等),一般投喂次数分为早晚两次,必要时可以增加投喂次数,晚上投喂量占到全天数量的60-70%,投喂量以投喂后2-3小时后基本吃完为宜。

4、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调节:首先调节好水位,秋季应保持在1.3~1.5米,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池水透明度小于20厘米的,每亩可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15公斤全池泼洒;大于40厘米的,酌情施用有机肥,培肥水质。其次定期换水,以一个礼拜调节一次为宜,可先加注新水,每次换水量在池塘总量的20%左右,注意水质新鲜。

  5、不要轻易用药:以预防为主,可适当用一些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进行消毒,对于已成熟的河蟹,养殖户应及时捕抓出售,以免影响收益。

  作者:丹阳市[丹阳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走廊,位于江苏省南部,属太湖流域片区。]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 杭剑飞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