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蟹养殖后期管理你还重视吗?


随着温度的降低,河蟹池塘缺氧死蟹的风险降低,很多扣蟹[扣蟹属于蟹类,具有食用价值,可以在稻田中,池塘中,泯沟中,平田中生长,和其他蟹类一样的外形,但颜色不一样,扣蟹有点银白色的,其他蟹类是红的,黑的 等。]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朋友因此放松了池塘后期[后期(anaphase)有丝**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着丝粒分开, 染色单体移向两极。]的管理[管理(manage)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扣蟹作为下一年成蟹养殖的苗种,直接影响到下一年成蟹的养殖,因此扣蟹养殖后期管理仍需重视。

扣蟹养殖后期常见问题有哪些呢?针对问题我们找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案。

一、扣蟹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不均匀[均匀,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大小粗细、时间的间隔相等。],如何管理?

8月高温期,由于水温偏高、池塘环境差、缺氧等原因,扣蟹吃料并不好,进入养殖后期水温、环境、溶氧等条件改善,吃料逐渐稳定。扣蟹规格不均匀是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不均匀直接引起的,我们管理的重点是让扣蟹均匀摄食。

1、调环境,确保扣蟹“吃得进”
温度降低,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次数可以减少,但换水量需要适当增加,通过调换新鲜水,把大量积累的有机废物换出,可以有效提高扣蟹摄食;后期同样加强“底居安”改底、“碧水安”解毒,确保水质底质良好;多开增氧机提高溶氧,利于扣蟹更好的摄食。

2、增加投喂量,提高饲料蛋白,确保扣蟹“吃得饱、吃得好”
9、10月份温度下降,扣蟹吃料相对稳定,这个时候是提高扣蟹规格的关键时期。建议本时期提高投喂饲料的蛋白,增加投喂量,确保扣蟹吃饱、吃好,才能快速提升规格。

图1扣蟹规格均匀

3、控制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数量,增加换水,确保扣蟹“吃得匀”
水花生数量过多,扣蟹活动空间小,容易产生“懒蟹”,这部分“懒蟹”摄食少,规格容易偏小。高温过后不需要水花生过多,建议翻、梳水花生,降低水花生的密度,同时配合加大换水量,让扣蟹加强活动,确保均匀摄食。

图2过多的水花生

二、养殖后期扣蟹易生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如何防控?

从高温到低温的降温时期是纤毛虫生长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期。随着温度降低,死亡的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数量增多,在底部沉降,非常适合纤毛虫的口径,食物丰富,水温也适合纤毛虫生长,因此纤毛虫特别容易暴发。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控?

1、增加换水量,稳定藻类
温度下降,藻类活力减弱、死亡藻类增加,净水能力减弱,水往往看起来不爽、脏,建议增加换水的量,每次可以换水25%~40%,有效排除水体中的杂质;同时建议定期使用“碧水安”,稳定藻类活力,分解水中杂质。

图3换水

2、生态防虫,防虫改底两不误[两不误,也叫一箭双雕。]
9、10月份纤毛虫已经开始生长,这个时期传统**性大的杀虫药不能使用,用轻了没效果用重了伤螃蟹,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杀虫的习惯,用**性小的“底虫净”控虫,无**不伤蟹,一般使用2-3次。纤毛虫暴发是因为生长的条件合适,“底虫净”同时具有改善底部环境的作用,不适合纤毛虫生存,因此做到了防虫改底两不误。

三、扣蟹黑鳃、黑点,怎么办?

水体从高温到低温特别容易返底,扣蟹塘每年中秋国庆后容易返底。返底导致池塘底部积累的大量残饵粪便上翻到水体当中,滋生大量有害菌,因此本时期是病菌大量繁殖的一个时期,导致扣蟹出现黑鳃、黑点。使用“永乐碘”、“新威灭”为主的消毒剂,多次足量使用可以杀菌,重视后期水质管理,可有效防止该类病害。

四、扣蟹后期不集中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如何加强管理?

9、10、11月陆续有扣蟹蜕壳,需要加强管理。本期扣蟹蜕壳不集中,零零散散,蜕壳管理难度加大。建议定期使用“活力钙”、“营养快线”等加强扣蟹体质、保证扣蟹活力,同时多增氧、调节水质,促进扣蟹顺利蜕壳。

图4增氧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