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养殖中水质调节的一点建议


这两年有一些人在引进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系统,对这套系统,那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好与不好,还真不好说。记得有几个客户引进这套系统时,当时我就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就有几个疑问,一,人为的把鱼集中起来,密度增大的同时,相应的相互间传播疾病的概率会更高,会不会发病率更高;二,当把整个鱼塘[鱼塘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的鱼集中在水槽[水槽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或用来盛大量水并可用于洗净餐具、食物的仪器,其主要材料是不锈钢。]内,鱼塘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自体净化功能是否得到充分运用;三,水槽内大量的粪便残饵如何确保能够充分的收集排出[排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ái chū,是指从比较小的口或孔释放或流出排气管排出一缕青烟。],没有被排出的能否得到分解转化。但对于新鲜事物,很多时候还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虽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总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两个月前我遇到了简阳一家做工业化养鱼的,**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一至居高不下,用了很多种办法就是降不下来,而且据客户反应排出的底水都发臭。而后来又遇到了重庆一家,也是用工业化的集约化[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养殖,老是死鱼,老板搞得都快失去信心了。当老板介绍了死鱼的情况后,最后得出的结论,问题还是出在水质上。这说明集约化的工厂化养殖,水槽内的水质自体净化能力不是增强了,相对于池塘而是减弱了,因为密度越大,投饵越大,排泄也越大,水体方量小,短时间内就可以让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的浓度超过正常指标。鱼更容易受外界天气骤变等因素,而发生中毒应激等疾病。

综合以上因素,我认为应加大在水槽内补充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种,比如像芽孢杆菌的原粉和*酸菌[*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可以轮流天天泼。用量少,成本低,效果好。不仅可促进水槽内的鱼的生长吸收,还可以促进槽外鱼的生长。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