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水霉菌[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
2、症状: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肉眼,一般指自然情况下的人类的眼睛,有时可以指代“肉眼牛排”。]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一些原核生物也有菌丝,如放线菌。]已侵入伤口,向内、外生长,蔓延扩散,似灰白色的棉毛。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受精在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期间易发此病,症状表现为鱼卵[拼音yúluǎn 注音ㄩˊㄌㄨㄢˇ引证解释1.鱼的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霉卵也就成了死鱼卵。此病在早春、冬季最易发生。
3、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清塘、消毒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②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③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浸洗[浸洗是词语,拼音是jìn xǐ,指平声的字,指浸入清洗液清除金属表面污垢。]病鱼,浸洗时注意掌握浸洗的时间。
④对孵化中的鱼卵,可用8~12毫克/升的碘三氧溶液浸洗消毒8~10秒,可有效抑制水霉菌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