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常见病赤鳍病防治技术


赤鳍病[赤鳍病是一种病症名,主要表现为病鱼臀鳍和胸鳍出血,*门红肿,肠道充血等。]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和斑点气单胞菌引起。

1.症状:病鳗皮肤、鳍充血、出血,明显发红,严重时发生溃烂,肝、脾肿大[脾肿大是重要的病理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摸不到脾脏。],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高,一年四季[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3个月。]都有发生,其中春、夏季节发生较严重。多发生于鳗种及成鳗。

2.防治方法:

(1)清池时,彻底清除池底污泥,用30%~40%的石灰水[石灰水是指氢**钙的水溶液,浑浊的石灰水是石灰水中的氢**钙与二**碳反应产生沉淀。]向池底、池壁全面泼施,或用2毫克/升的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浸洗[浸洗是词语,拼音是jìn xǐ,指平声的字,指浸入清洗液清除金属表面污垢。]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5~7个小时。

(2)鳗种转池投放前用3%~5%的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浸洗10~15分钟。

(3)发病池塘用25~3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将池塘泼洒消毒。

(4)给鳗鱼口服抗生素药物。每100千克重鱼体每天用磺胺-2,6-二甲氧嘧啶15~20克拌饲,分2次投喂,连喂7~10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