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鳗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冬季因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较低,在捕鱼时容易使鱼体受伤[受伤,身体或物体部分地受到损伤。]而引发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水霉病由腐生性水霉寄生鳗体或鳃部而引起,主要危害鳗苗,鳗种也常发生。尤其容易发生在寒流侵袭,水温急剧下降时,成鳗及幼鳗很少因水霉病直接造成死亡,但鳗苗若受到感染時,水霉菌的菌丝容易侵入血液,侵犯肝、脑等內脏**造成死亡。

发病后病鳗体表,尤其吻端、头部寄生菌丝体,有时体侧、尾部也有,似一层灰白絮状物[基本解释 1.悬浮于液体或从液体中沉淀的小而松散之物料凝结块。]。甚至有的鳃部也有寄生。病鱼浮近水面,鱼体垂直水中,摇晃泛游。

预防方法:

1、保持水质良好:依水质状况,每10天左右注新水一次,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

2、冬季要为鳗鱼提供营养充足的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并在饵料中添加大鳗素等维生素以加强鳗鱼的抗病力。

3、鳗苗放养前要用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等浸洗消毒。

4、细心操作,并预防赤鳍病发生,鱼体受伤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故要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5、在低水温期间切忌分塘放养,防止冻伤或受伤。如迫不得已,应认真做好种苗消毒工作,鳗种转池投放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避免因操作损伤鳗种,造成水霉病导致大量死亡。

6、精心管理:每天清洗食笼(台),定期药物消毒。

治疗方法:

1、用终浓度为2~3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的五倍子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

2、亚甲基蓝终浓度为2~3毫克/升全池泼洒,隔2~3天后重复使用一次。

3、福尔马林终浓度为15毫克/升全池泼洒(鳗种池),隔2~3天后重复使用一次。

4、药饵治病:用磺胺剂,10克/50千克鱼体重,拌入饵料投喂,连续7~10天。如同时使用外消药(遍洒)疗效更佳。

5、将鳗苗池提高水温25℃以上,持续1周以上,可有效控制水霉菌的滋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