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图让你看懂水质与发病关系


古人云:事出必有因。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对于人来讲,有相对完整的预防与医疗体系;而对于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来讲,很对人都没有概念,管理、技术、应对没有体系,以为养殖就是简单地把养殖动物放进水里再投饵的事情。干水产不同于种田,需要更多精力与投资。

我们不能让所有人都理解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中各种理化性质参数的范围及意义、养殖动物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和病原与病因的关系,毕竟现在不怎么识字的养殖户都有,相信能看到这篇文章的至少也是会用微信的人。很多人养那么多年塘,网上看过那么多技术知识的文章,还是捋不清池塘中各种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有的讲得过于片面,另一方面是过于规律化、复杂化。下面就长话短说,配以几张图,让大家理解一下,方有自己的思维,不会人云亦云(很奇怪的是,有些养殖户明明就是自己的塘养得比旁边的人好,有时却跟着周围的人用些不上道的产品和方法,这种好生被差生带偏的事件不算少见)。

高位池和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的另谈,这些不是传统土塘,不是要针对讲的养殖户。构成池塘中的生物简单分为肉眼看得见[一双警惕的眼睛,一副冷峻的神情.在公园的长椅上终日坐着这样一个男子,他戴着墨镜,起初大家以为他是个盲人,可是每当有不文明的行为出现时,这名“高人”又能够在第一时间紧盯住不遵守秩序的那个人,用“注视”威慑着... ...]的和“看不见[看不见是by2演唱的一首歌曲。]”的个体,看不见的在**在一起也是能看见的,比如光合菌、小球藻[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分布极广。]。不严格细分下来,看得见的分为青苔等大型藻类、轮虫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蜻蜓幼虫等水生动物、车轮虫等原生动物、伊乐草等水生植物,还有养殖动物,“看不见”的分为小球藻硅藻等微小藻类、弧菌等细菌、EMS等**,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生物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是影响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的最主要因素。除了养殖动物以外,都是要么有益要么有害。要想养得好,就是要多些有益的,也不是要完全控制有害的,并控制平衡[平衡是通过合理分配各运动件中的质量,以消除或减少机械运转时由于惯性力所引起的振动的措施。],病原控制在一定浓度内就基本不会发病,实际上这也是间接在控制发病条件,而抑制有害的、平衡有益的,关键就在于调节好水质,每一次杀虫、消毒、天气突变都会打破这种平衡,而要重新维持平衡要记住这句话:杀菌后补有益菌,菌相不平多补菌,倒藻后适补肥,藻相不好适补藻;低产养藻(增加溶氧减少有害物质),高产养菌(控制水质减少疾病)。毕竟生物都是活的,需要有“吃的”或者吸收的才能活下去,不给他们“吃的”或吸收的、不好的环境,生长繁殖将受抑制。

生物生长受环境控制,反过来生物又影响环境。因此池塘水质反映了生物的生长状况:这也便是生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理论上所有的生物都可作为指示生物,只不过有些要经过长期的统计观察。比如一般养殖户常关心的PH、氨氮、亚盐,都不是池塘凭空产生或变化的,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实际上,池塘中的理化性质指标项远比这多得多。有的养殖户感觉明明是同样的水,为什么有人养得好、有人养不好,事实上真的是一样的吗?水的盐度、密度、依数性、透光性、离子强度、活度、导电性、流转混合作用、温度分布、硬度、碱度、pH、二**碳平衡、硫化氢与硼酸平衡、氮和磷、胶体与界面、污染物与毒性、生物耗氧量与化学需氧量、重金属来源与迁移分布、配位解离平衡等等,都是养殖对象产量与发病的影响因素,而对于土塘而言,水体下层与底泥的交互界面的微小生物往往可作为水质与环境的指示生物。

养殖动物发病一般不外乎三种病:**病、细菌病和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病,这三种病有着一些微妙的联系,一般水质或种源不好**病容易发生,而寄生虫病往往会造成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染,比如鳜鱼,有时候会遇到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烂鳃、溃疡、细菌性败血、烂尾、肠炎等经常5、6种病同时发生,和人感染一个道理,鱼体稍有损伤、体质较差疾病便会趁虚而入,这也是为什么会看到塘里死鱼有多有少、死也死不完的原因,发病一要有病原二要有发病条件,所以在水质、气候等难以控制的情况下,经常给鱼补充维C和多糖的有明显较低的死亡率。

实际环境中的寄生虫等与环境相关关系如表:





由这些病原、指示生物与环境关系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有害细菌和寄生虫都需要去杀灭它们,所有的生物都是在维持一个环境的平衡,不同水质下有不同的生物群落,为了维持一个有益于养殖动物的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就需要营造出一种好的平衡关系,其实也就是好的藻相和菌相,预防最简单有效。推荐活肥和黄金益菌素定期适量泼洒,一方面补充由于池塘养殖产出消耗的营养盐(饲料中没有的),另一方面维持整体有益平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