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韩永望、苏艳秋、顾继锐

作为易于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附着和生长的载体,生态[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基可显著提高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在生态基上构建起复杂而稳定的微型生态环境,并通过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起到稳定养殖水体生态,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我们的应用实践证明:使用生态基可明显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含量,净化水环境,并有降低养殖鱼类的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系数的作用。

  1、试验处理

试验时间为2013年6月至8月,水温在25~28℃,溶氧在4~8mg/L范围内。选择同期放养罗非鱼苗的小型养殖池(30m2)两个,其中试验池载鱼量为50kg悬挂3立方生态基(毛刷状);对照池载鱼量为25kg的不作任何处理。待处理池内生态基形成稳定生物膜[生物膜(bioligicalmembrane):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大量-shengwumo]后(挂膜期为20天),取样镜检生物种类,每周取水样检测水体氨氮、**酸盐含量,并于试验结束时打样对比两池的饵料系数。

  2试验结果

  2.1生物膜上微生物分析结果
从生态基表观颜色变化发现离水面颜色呈现蓝、绿色,25厘米以下的填料呈现出土**,镜检后发现25厘米范围内以藻类居多,25厘米以下以原生动物[原生动物(protozoan)是一类缺少真正细胞壁,细胞通常无色,具有运动能力,并进行吞噬营养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桡足、轮虫居多(见图1)。

  分别对生态基不同层次进行微生物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生态基距离水面25厘米范围内藻生物量

[生物量(biomass) ,是生态学术语,或对植物专称植物量(phytomass),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总量,通常用kg/m2或t/hm2表示。]

最大,25厘米以下藻生物量明显减少,但是,随着深度增加藻的多样性却增加了。25厘米深度以下的原生动物、桡足及轮虫等数量明显高于25厘米以上,这与藻的生物量变化正好相反(见表1)。

生态基对养殖水体氨氮**酸盐含量的影响试验

  2.2生态基对水体氨氮、**酸盐含量的影响

使用生态基后,试验池养殖水体中氨氮、**酸盐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对照池氨氮、**酸盐含量则不断上升(见图2、图3)。由试验池使用生态基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可知:使用生态基之后可降低氨氮、**酸盐含量,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见图4)。

  2.3生态基对饵料系数的影响

  试验池使用生态基前2周养殖池饵料系数为0.92,使用后2周养殖池饵料系数为0.85(见图5)。饵料系数的降低应该与生态基净化了养殖环境(如降低了氨氮、**酸盐含量)有利于鱼类生长、生态基上的生物膜增加了天然饵料

[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

被鱼类摄食等因素有关。

  3、结论

  ⑴在养殖水体中悬挂生态基20天左右可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膜,其中离水面25厘米范围内附着生物以藻类为主,25厘米以下则以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为主;

  ⑵使用生态基可明显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与**酸盐含量;

  ⑶由于生态基具有改善养殖环境,增加养殖动物天然饵料的功能,所以其在降低养殖鱼类饵料系数方面也有作用。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