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其结构简单,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故又称蓝细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这是蓝藻同其他细菌重要区别。
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喜欢较高的温度、强光,静水。夏秋时节大量[基本信息 【词目】大量 【 拼音】dà liàng 【英译】[A flock of;A quantity of;Many;Mass;Great deal] -daliang
]
繁殖
[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可形成水花,常见的蓝藻水华主要有:微囊
[微囊(Microcapsule),也称智能微囊(Intelligent Microcapsule,IM),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高分子材料包封形成的微小囊状粒子。]藻、鱼腥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色球藻等
一、蓝藻的特点
1.分布广: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喜欢生活在有机质
[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喜高温,主要在淡水中生长
[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成为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在温暖的季节里常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2.适应性强,可在极端**的环境中出现。对温度、盐度升高,照度、养分、溶氧下降及硫化氢出现等**环境有较强的耐性。
3.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水体中的氮磷比,所以蓝藻的发生和水体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有很大关系。
4.浮游种类喜高温、强光、高pH和含氮高、有机质丰富的静水水体。
二、蓝藻的危害
1.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例如微囊藻夏荤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体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样的物质。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虾类的死亡。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虾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2.蓝藻繁殖过盛会抑制其它藻类生长,造成溶氧、pH值等昼夜变化剧烈。蓝藻大量生长后大量消耗水体中的微量元素,非常容易发生倒藻,转水的情况,池塘的溶氧甚至能跌到0毫克每升。
3.有的种类繁殖过盛(形成湖靛),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后产生毒素,败坏水质,引起鱼虾生病或大量死亡。
4.蓝藻的假空泡能够自由调节自生比重,白天上浮与有益藻类竞争光照,夜晚受重力影响下沉水底大量耗氧,水体溶氧分布不均衡,水体分层严重。
湖水中爆发颤藻
三、蓝藻发生的原因
1、多年没有清淤,池底严重恶化;养殖用水为污水,有机质丰富,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
2、另外由于水源不便,为了维持一定的水深,何时有水何时进,从而忽略了对水质指标的监控,一旦含有微囊藻等蓝藻的水进入塘口,便大量繁殖,很快形成优势种群。此时一般药物很难奏效。所以蓝藻的爆发和当地的养殖模式有很大关系。
3、投喂高蛋白的冰鲜鱼和利用率低的高蛋白饲料,水体含氮量增大,氮磷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到了高温时期,经过较长时间的投喂,水质恶化加快,更加容易爆发蓝藻。
四、控制蓝藻的方法
1、减少池塘蓝藻密度
①沿下风口池边泼洒杀藻剂一般为含氯制剂
[制剂 zhìjì ,药物制剂,简称为制剂(Preparations)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剂型要求所制成的,可以最终提供给用药对象使用的药品。]或硫酸铜、络合铜等铜制剂,此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是螃蟹对虾的**大,尤其是铜制剂会抑制养殖动物生长;另外一旦用量过大,容易造成转水,而且蓝藻大量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加剧了对螃蟹、对虾的危害,易引起事故发生。
②大量换水把含有大量蓝藻的水排出去打进新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绝大多数的塘口容易出现排水后没有水进或者进水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情况。所以这种方法之限于一些进换水方便的塘。
③其他方法一些养殖户通过混养部分花白鲢的方法,利用花鲢控制枝角类
[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的数量,利用白鲢吃掉部分蓝藻,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放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引起缺氧。
④用微生物制剂抑制蓝藻的繁殖。主要用一些芽孢菌和复合的一*酸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通过大量繁殖,和蓝藻争夺营养,抑制其光合作用,减缓蓝藻繁殖速度,同时稳定pH值;通过分泌胞外活性产物来抑制蓝藻的繁殖。
2、培养有益藻类
①控制控制轮虫、枝角类的数量,防止其吃掉小型有益藻类
②直接向塘里补充吸氮能力强的卵囊藻。实验表明活力旺盛的卵囊藻的吸氮能力是放线菌的1.7倍,大量补充能够很好的抑制蓝藻生长。
③加大肥水力度,首先就是平衡营养盐,向塘中补充以磷肥硅酸盐为主的肥料,将池塘氮量比例降到10:1以下,加快有益藻类的繁殖。
只要上述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很好地控制蓝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