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社通讯员李宝圣米海峰贾孝武文远红孙瑞健王武刚
肇庆四会地区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以粗放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模式为主,8月份前少投料或者使用低档颗粒料投喂,鱼的生长速度慢、产量低、效益差,随着近几年罗非鱼链球菌[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病害的高发,加之今年罗非鱼行情持续低迷且滞销,养殖户的效益进一步被侵蚀,罗非鱼养殖热情也严重受挫。到9月份,多数罗非鱼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仅半斤左右,远达不到上市规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会地区通威罗非鱼养殖户何转秀,其全程足量使用通威罗非鱼料,配套通威的365先进养殖模式,在佛山通威科技服务团队的协助下,10月份即成鱼出售,罗非鱼规格均重高达1.6斤,亩产量约3000斤,单批鱼效益超3000元,远远高于一般养殖户。
产量高料比低无发病优势凸显很震撼
通过对比何老板的养殖数据可以发现,他的罗非鱼长势快、产量高、料比低、无发病,在当地养殖户中备受关注。同批次放养的罗非苗种,周边养殖户罗非鱼规格在7-8两时,何老板的罗非鱼规格却已高达1.6斤,达到上市要求。在5个月的时间内,何老板养殖的罗非鱼从25条/斤达到均重1.6斤的规格,完全超出预期,他自己也感觉“不可思议”。
抛网打样[在印刷生产过程中,用照相方法或电子分色机所制得并作了适当修整的底片,在印刷前印成校样或用其他方法显示制版效果的工艺。](水产研究所高级营养师李宝圣)
众所周知,当地主流罗非鱼亩产量仅在1000斤/亩左右,而何老板严格按照“通威365科学养殖模式”的要求,提高放养密度,足料精准投喂、定期调水、内服保健,在保持高存量的同时保证鱼的健康生长,取得了罗非鱼3000斤/亩的高产量,给当地养殖户带来一大“震撼”。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何老板养殖罗非鱼全程料比不超1.3,在大多数养殖户对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品质及效果关注不高的大环境下,何老板每天认真做好投喂记录,每包料、每次调水、每次用药都被详细记录了下来。在高度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何老板也加深了对通威饲料认同感,特别是此次出鱼丰收后,他对通威饲料更是赞不绝口。
另外,从放苗至卖鱼的整个养殖周期,何老板的鱼塘没有因链球菌病害死过一条鱼,在周边链球菌爆发、死鱼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何老板的“零死鱼”现象成为另类。
成功途径很简单科技保障是王道
在2015年华南罗非鱼链球菌高发及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何老板养殖罗非鱼能够做到丰产又丰收,到底有怎样的妙招?通过对何老板日常养殖工作的了解,可以发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他积极配合佛山通威使用抗病营养专用饲料,并且严格按照365技术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养殖,同时落实了疾控经典措施的三元理论。
佛山通威2015年成为通威罗非鱼综合抗病免疫与品质提高联合攻关项目的核心项目执行单位,采用水产研究所历年来在罗非鱼营养需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通威独有的抗罗非鱼微生态产品,提高了罗非鱼的消化吸收率,减少了饲料的浪费,提高了罗非鱼的生长速度,降低了饵料系数;同时,通过合理搭配能量和蛋白,使罗非鱼背肉更厚、出肉率更高,同时减少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了肠道环境,使鱼体更健康,提高了鱼体的免疫力。
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养殖户采用“精准组合”投喂技术和均衡增氧技术,全程投喂膨化料,根据鱼的吃食和天气情况调整投喂量,保持足料投喂。专业技术人员还定期到塘口打样,了解鱼的吃食情况、肥满[肥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éi mǎn,意思是肥胖丰满。]度、肠道健康指数,根据解剖检测的情况建议养殖户及时调整投喂量,同时根据打样情况对配方进行及时调整。“精准组合”投喂技术一方面保证了鱼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使鱼体保持着较快的生长速度,另一方面,动保所项目组成员定期检查罗非鱼抗体水平,密切配合,保证了罗非鱼链球菌专用微生态产品的足量摄入。
日常养殖数据统计
通过数据可看到,何老板的罗非鱼内脏比低、肥满度高,要明显好于周边养户4.0的肥满度。
同时,何老板在平时的养殖工作中还非常重视调水、改底,并且对日常保健非常看重。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佛山公司服务团队定期到塘口测水做**服务,在技术服务人员的指导下每月定期使用通威调水产品,所以何老板鱼塘的水质指标良好并且一直很稳定,在投喂高峰期坚持每月改底1-2次,并坚持每月使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降低鱼体的发病率。根据鱼体阶段的生长情况,定期使用通威**、三黄粉等拌料投喂,提高了鱼体的免疫力,减少了罗非鱼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