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养殖常见病红脖子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又叫“鳖产气单胞菌病”,此病主要发生在幼鳖阶段,每年3~6月份为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季节,这时期,鳖刚过冬眠期[叶熙祺,乐坛新人。],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体质下降,通常当鳖抵抗力下降,池中的嗜水产气单胞菌嗜水亚种可能就会趁虚侵入体内,引起感染而发病;水质**,突然变更饲料,引起鳖的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也会成为发病的诱因;带菌鳖及被污染的池水是主要传染源;此病可能经消化道感染。

1.诊断

病鳖对外界应激敏感性降低,行动迟缓,不吃食,喜欢钻入泥中,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鳖颈部充血[局部的血管血量增加,血流加速。],脖子呈龟纹状裂痕或充血肿胀,颈部皮肤溃烂,不能缩入壳甲内,腹甲部出现红斑,口鼻流出血水,有的眼睛失明,爬上岸呈昏迷状态,四肢的皮肤糜烂,直至死亡;解剖观察,肠道无食物,肠粘膜明显充血,肝脏淤血发黑,口腔及咽喉出血、糜烂,且有大量块状淤积分泌物。依据上述观察、检查结果,可初步诊断为“红脖子病”。
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分得纯种后,可用嗜水产气单胞菌嗜水亚种的免疫血清[免疫血清 immune serum亦称抗血清。]做平扳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一种血清学反应。]或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若为阳性,即可作出确诊。

2.防治

①在疾病流行季节,尤其要加强饲养管理,稳定饲养条件,定期换水,可每月用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拌饲料投喂1~2次,每次连喂3天;②用每立方米0.3克的三氯异氰脲酸全池泼洒;③重病可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硫酸链霉素20万单位,1周内可痊愈,如未痊愈,可再注射1次;④商品鳖或亲鳖患此病,可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剂量为每千克鳖重用10~12万单位,有明显疗效。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