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一龄蟹种的池塘有哪些要求?


  蟹种池由一级池(又称仔蟹培育池或发塘池)和二级池(又称一龄蟹种池或扣蟹池,或采用稻田)组合而成。蟹种池的有如下建设要求:

  (1)形状、面积与水深[水深的意思是水体的自由断面到其河床面的垂直距离,是水文特征值之一。]
  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为长方形,东西向排列。面积2亩~4亩,包括2个池塘:即一级池和二级池。一、二级池之间由一低埂相隔(埂高0.9m,埂宽1m),其比例为1:7。以4亩为例:一级池0.5亩,池深1m,水深0.4m~0.8m,池塘坡度2:1。二级池3.5亩,四周为一环沟,沟宽3m,深1.5m,水深0.8m~1.2m(可种植水蕹菜等);中间为面积1亩的台田[一种特殊耕作现象,堆土成台在上耕作,被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挖沟为渠推土耕种,盐碱逐渐下渗而变为良田,沟渠也可放养水生生物,是人类对大自然适应过程中的产物。](可种植水稻等),台田深度0.4m~0.6m,水深0.05m~0.15m,台田中间可开挖"十"或"廿"的蟹沟,沟宽和沟深均为15cm;池塘坡度为2:1。
  如采用稻田,则在稻田四周离田埂[田埂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ián gěng,田间稍高于地面的狭窄小路,也叫埂子意思是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1.5m~2m处开挖环沟,环沟宽1m,深0.7m,其挖出泥土将周围田埂加宽、加高。一般田埂宽0.5m,高0.6m。根据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挖"十"或"廿"的蟹沟,规格同前。
  进水口[进水口,是输水建筑物和深式泄水建筑物的首部建筑。]在一级池一侧,在二级池设出水口[出水口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一字式、八字式和门字式。],与进水口呈对角线排列。进、出水口均安置防逃网。

  (2)防逃设施
  在惊蛰后,用聚乙烯[聚乙烯(polyethylene ,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网片(4目/cm2)将池塘四周围起,网底部埋入土内10cm,网高1m~1.1m,以防止青蛙、蟾蜍、克氏螯虾等敌害生物爬入蟹池内。
  在聚乙烯网片内侧(相隔1m~2m)用铝皮或塑料薄膜[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作为防逃墙,防逃墙高0.5m~0.6m,埋入土中0.1m,并稍向池内侧倾斜,其内侧光滑,无支撑物。防逃墙拐角处呈圆弧形。一、二级池之间的池埂用塑料薄膜作为临时防逃墙。安置方法:先以木桩为支柱,以铅丝或塑料绳为骨架,用双层薄膜对折后,二个下端合并压入泥中0.1m,上端架在铅丝或塑料绳上,要求薄膜绷紧、平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