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闸蟹养殖户管理蟹塘要做到“六个一”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此阶段塘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管理对于全年生产至关重要,是养殖大规格河蟹,夺取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好一池水。春季自然水源中是野杂鱼繁殖盛期,为防止野杂鱼混进河蟹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残食河蟹并造成争饵、争氧,因此,在进水管[水管为外套膜的褶,沿此水管含氧和食物的水进入外套腔。]道上一定要严格安装双层滤网,确保万无一失。养殖过程中,做好池塘水质管理养护,确保养殖池水肥、活、嫩、爽。

二、放好一塘蟹。要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健康无伤、体表洁净的优质健康蟹种。蟹种规格应在每120只/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以内,内塘圈养亩放500只~800只。蟹种放养时,最好用高锰酸钾20毫克/升溶液进行消毒3分钟~5分钟,杀灭蟹种体上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

三、种好一池草。多元化栽种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避免品种及分布空间的单一化,早期以种植伊乐藻,清明前后种植轮叶黑藻和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等,水草的总覆盖率控制在50%~60%左右为宜。水草种植应按“条式”或“井式”方式,形成几条规则的“水道”,以促进水体的流动。

四、铺好一塘螺蛳。螺蛳既可作为河蟹优质动物性饵料,又有着净化养殖池塘水质的功能。但一次性投放[投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tóu fàng,是指用甩、撒的办法放置。]太多容易造成水质太清瘦,青苔大量繁殖。因此,采取多次投放效果更好,可在清明前,每亩放螺150千克~200千克,然后在7月份~8月份再次投放100千克~150千克,将其均匀撒放在蟹池四周和浅水处,也可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进行多次投放。

五、早投一把饲。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蟹种开食较早,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逐渐增加,应及时投喂精饲料,并辅以15%~20%的粗饲料[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按照由少到多的原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喂,以利于蟹种尽快恢复体质、生长脱壳[在一些计算机软件里有一段专门负责保护软件不被非法修改或反编译的程序。],为取得高产、高效打好基础。

六、防好一池病。河蟹疾病的防治,需要在“防重于治”的指导方针下,采用“生态健康养殖”的管理技术。蟹种下塘第一次脱壳后,全面使用一次杀虫药并消毒,一般可以用蟹净安、二溴海因等药物进行预防。河蟹每次脱壳前后,适时使用矿物质补充剂新硬壳宝或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钙,无机化合物,是无色三斜片状、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畜禽养殖动物的饲料添加剂,用作膨松剂、面团调节剂、缓冲剂、营养增补剂、*化剂、稳定剂等品质改良剂。],补充微量元素,以增强幼蟹体质,促进脱壳生长。5月份以后,河蟹吃食开始旺盛,可投喂内服中草药进行预防。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