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5月份,河蟹塘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浑浊[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现象总是困扰着不少养殖户,长期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的生长,还会使螃蟹一次二次壳出现脱壳不遂、软壳甚至死亡现象。想要搞定这塘浑水,必须先搞清楚你的塘为什么会浑。
1、由于轮虫[英文名rotifer,亦作wheel animalcule。]等水体虫大量滋生引起的水浑。春季气温非常适合轮虫生长繁殖,它不仅吸收水体肥度,使池水清瘦而且争夺水中氧气,造成池体缺氧,并引起水体浑浊。建议养殖户在进水口装上120目以上的纱网,防止轮虫随外源水打进来,已经大量爆发时,可沿塘口四周泼洒专用杀虫药,但须控制用量,不必把虫全部**,少量轮虫对水体还是有好处的,也可作为养殖动物的天然饵料。如果塘中套养青虾[青虾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虾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可减少豆粕等青虾适口饵料的投喂量,让青虾辅助吃掉部分轮虫,轮虫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配合培菌培藻,水质自然嫩活清爽。
2、部分老塘口底部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过剩,气温升高后开始发酵,导致水体粘度增大,从而使有机质小颗粒悬浮于水体中,不易沉降,导致水浑。这样的塘还需从源头着手,解决底质问题。建议清塘时晒干塘底,选用生石灰200-250斤/亩清塘,使底质充分**。如在养殖过程中,就需先用**性底改,如科源生物的“增氧除臭底净”来改善底部黑泥,并配合“虾蟹噬菌净”去除水体粘性,这样水体中有机颗粒会自动沉入水底,从而解决水浑的问题,并可使用“科必清”分解有机质,做到标本兼治。
3、春季早晚温差大,易引起池塘上下水体对流,加之雨水多发,塘埂上的泥土被冲入池中,也易引起水浑。如果塘中水草活力不强,水质过瘦,起不到净化作用,浑泥水就很难清下来,这个时候建议多从水草入手,选用保草护草类的产品,如“水草保护肽”提高水草活力,并使用肥水类产品,如“藻乐膏”培养有益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4、投喂量不够引起的水浑。随着河蟹的生长,其摄食量也在不断增加,如果投喂量跟不上,河蟹觅食行为增加,引起水体浑浊,这种塘一般傍晚浑浊加剧,中午相对清爽。只需适当增加投喂量,即可解决。
总之,养殖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多种手段结合,提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才能养好这塘水。
作者:嘉兴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