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后,鲜美的大闸蟹[大闸蟹一般指的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也称上海毛蟹,俗名大闸蟹或河蟹,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朝鲜半岛至中国福建沿海河口地区的小型蟹种。]陆续开始上市,不少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朋友都期待着自己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的螃蟹早上市卖好价,但是由于今年湖北地区高温干旱,这对于河蟹养殖来说严重影响河蟹蜕五壳和后期[后期(anaphase)有丝**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着丝粒分开, 染色单体移向两极。]的压黄[压黄:①唐宋团、饼茶制作工序。]育肥[育肥,指使禽畜(一般为肉用禽畜)变得肥胖或丰满的养殖过程。],增加了养殖管理压力,提高了养殖成本,长期的高温污染[污染有两种定义,其一为环境中出现的因其化学成分或数量而阻碍自净过程并产生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其二为外来物质或能量的作用,导致生物体或环境产生**效应的现象。]影响着后期压黄育肥管理,下面就简单聊一下对于今年的气候情况,育肥压黄管理该如何进行!
一、合理投喂保证营养,促进育肥压黄
河蟹五壳之后开始成熟,这个阶段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来促进性腺(膏、黄)发育。河蟹发育性腺是一个持续生长的过程,通过饵料投喂补充营养,性腺的发育每天都会变化,直到性腺成熟为止。对于本地区河蟹养殖来说,每年池塘冰鱼和饲料都投喂都是在五壳之后一周就陆续停止,这对于河蟹育肥压黄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河蟹育肥压黄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保证河蟹良好的生长发育,才能提供最美味的大闸蟹,今年湖北地区秋分之后温度依然较高,这对于河蟹育肥压黄来说比较有利,河蟹五壳之后有充足的时间育肥,但后期的冰鱼和饲料的投喂时间需要延长,高蛋白[高蛋白是指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大约占人体重量的16.3%,如果超出就被称为高蛋白。]饵料投喂需要坚持到10月上旬。
二、预防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确保育肥压黄的良好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立秋之后,温差变大,易造成水体倒藻、返底缺氧,缺氧不仅会造成河蟹伤亡,还会影响蜕壳后的育肥压黄,所以我们后期一样要及时关注池塘水质变化,预防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后期池塘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稳定水位(水深1米)养殖后期温度下降,多数养殖朋友不在注重水位,这对于管理非常不利,立秋之后温差较大,水位过浅时昼夜温差会影响池塘水温变化,水体上下温差过大会出现水分层,天晴时出现晚水温高于气温现象,造成水体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发酵导致池塘夜晚耗氧量增加,晚上缺氧。建议池塘加深水温,维持水位在1米以上为好,同时晴天中午时开增氧机2-3个小时,搅动水体,促进水体对流,增加底部溶氧,预防夜晚缺氧,稳定水温防止水分层。
2、草多池塘健康的水草在养殖中可以产氧净化水质,如何水草浮于水面、根部发黄发黑,这样不但不能产氧,反而加重池塘污染耗氧。温度下降后灯笼泡(轮叶黑藻)活力下降,开始老化死亡,过多的水草严重的污染水质,导致养殖后期缺氧,河蟹黑底板、长线毛虫,水草占比大的池塘建议及时拉出要老化死亡腐烂的水草,捞草同时改善环境,捞草后使用“碧水安”解毒,“底居安”改底一次,降解烂草毒素,分解有机质。
3、改底、解毒、调水养殖后期池塘污染严重,养殖动物密度大,池塘负荷大,大量的冰鱼和饲料等高蛋白饵料的投喂,对池塘污染更加严重,易导致后期的氨氮、**酸盐升高,出现水质问题,影响河蟹的育肥压黄,同时还会出现河蟹打秧死亡现象。后期的水质调控同样要重视,定期的改底、解毒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建议定期10天使用“底居安”改底,分解残饵粪便转化污染,改底可有效预防黑底板和纤毛虫问题,“碧水安”解毒稳水,降解毒素,减少水中毒素积累,预防河蟹起爬后打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