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四种疾病 能治也能防治

夏秋季节,名优水产养殖品种--河蟹易患多种疾病,其中水肿病[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聚缩虫病、蟹*病、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障碍病,较难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但只要尊重科学,采取科学的方法,也能有效防治,并不可怕。

  ——水肿病

  1、症状:河蟹腹部、腹脐及贝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蟹匍匐池边,不摄食,最后病死。

  2、病因:大多在河蟹生长过程中,腹部受机械性损伤后感染病菌所致。

  3、防治:每公斤蟹取0.1~0.2克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或红霉素,拌入饵料投喂,每7天为一疗程;或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浓度[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名词。]为0.5~1ppm的呋喃西林[呋喃西林是一种药物,为柠檬**细微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溶液。

  ——聚缩虫病

  1、症状:病蟹体壳污物较多,活力、食欲逐渐减弱,严重者多在黎明前死亡。仔细镜检,可发现病蟹额部、步足、贝壳及腮等布满聚缩虫。

  2、病因:池水过肥,水质**,聚缩虫大量繁殖寄生蟹体。

  3、防治:用浓度为5~10ppm的高锰酸钾与浓度为0.5~1ppm的新洁尔灭[新洁尔灭,别名为苯扎溴铵 / 溴化苄烷铵,常温下为白色或淡**胶状体或粉末,低温时可能逐渐形成蜡状状固体,带有芳香气味,但尝味极苦。]混合液浸洗病蟹;往池边、水草等河蟹密集处泼洒浓度为0.2~0.3ppm的孔雀石绿溶液。

  ——蟹*病

  1、症状:病蟹腹部略显臃肿,揭开脐盖可见寄生的*白色或半透明状虫体。雄病蟹的脐星呈椭圆状,好象雌蟹;螯足小,绒毛少。病蟹生长缓慢,病情严重者,蟹肉有特殊味道,不可食用。

  2、病因:水中含盐量较高,使蟹*大量繁殖,幼体扩散,感染蟹体。

  3、防治:往蟹塘内注入新鲜、干净的淡水;将已感染蟹*的病蟹捕出,专塘饲养,能有效抑制蟹*扩散感染。

  ——蜕壳障碍病

  1、症状:河蟹无力蜕壳或仅能腿出部分蟹壳,在头**与腹部出现裂痕,周身发黑,最后死亡。

  2、病因:一是蟹有疾病,二是缺少某些微量元素。

  3、防治:检查河蟹是否患病,若已患病,需对症下药治疗;或将蟹壳(禽蛋壳亦可)碾碎后,拌入饲料,投喂河蟹;或全池泼洒石灰水(石灰在池水中浓度为15~20ppm),每5天一次,连续进行3~4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