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患病河蟹体重6-15克左右,附肢不同程度腐烂

  文/图上海海洋大学

[以“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为校名的学校,主要存于中国。]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类人才创新创新实训基地曹海鹏胡成枫张科红姜智乾蔡吉年孙凯庆胡宇宁

一例河蟹烂肢病的诊断分析

  

  2014年4月中下旬,笔者接到江苏泗洪县

[泗洪,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洪泽湖西岸。]

曹庙乡一养殖户报告其养殖的河蟹出现烂肢病,经现场诊断与实验室

[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所以国家对试验室投入非常大。]

检验,确定了病原种类。现将具体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基本情况:

  

  该养殖户建有3个10亩的露天池塘,每亩放蟹苗2000只。2014年4月16日,该养殖户在塘边发现少数河蟹死亡,而且尚未死亡的病蟹有普遍的烂肢现象,随后几天河蟹持续死亡,并使用了三氧碘也未见好转。由于对该病的病原不清楚,因而果断进行了问诊。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肉眼检查:典型患病河蟹体重6-15克左右,附肢不同程度腐烂,摄食减少。

  

  解剖检查:病蟹鳃丝发黑,发病后期有腹水。

  

  实验室检查:从病蟹肝胰腺组织中分离出形态均匀、大小一致的革兰氏*性杆状细菌。通过对分离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证实分离菌为气单胞菌。故确定该病为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三、小结与讨论

  

  1、通过对泗洪县水产重点乡镇河蟹烂肢病的调查,发现发病塘口河蟹主要食用冰鲜野杂鱼,而且不管水质好坏,购买自全国不同地域的蟹苗均出现烂肢病。因此,该病的发生除了与蟹苗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有关外,主要与河蟹摄食野杂鱼有密切关系。经检测,由于冰鲜野杂鱼普遍未经过消毒处理,体内尤其是肠道内携带大量潜在病原菌

[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

,河蟹长期摄食这些携带大量病菌的野杂鱼鱼糜后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经大量病菌侵袭而诱发烂肢病。

  

  2、4-9月为河蟹烂肢病发病高峰期,此期间要做好烂肢病的预防措施,严格把好饵料质量关,建议改为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

。同时考虑到抗生素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容易引起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和水产品药物残留,故进一步建议在颗粒饲料中添加替代抗生素的生物杀菌剂

[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

AB(主要成分是噬菌微生物),同时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做好水质消毒杀菌工作。尤其是在5月份以后,由于水温升高,病原菌容易滋生,建议提前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生物杀菌剂AB进行预防。

  

  3、对病害河蟹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发病塘和健康塘的河蟹发生交叉感染。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