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鲤鱼的几种常见病害


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每年各种鱼病给当地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鲤鱼养殖区常见病害[植物体发育**、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主要由以下几种:

1、鲤鱼鲤春病。病鱼体色发黑,呼吸缓慢,侧游,腹部膨胀,腹腔内有渗出液,眼突出。*门红肿突出。每年春季水温上升13-22℃时开始流行。

2、鲤鱼竖鳞病[基本概述又称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鳞片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用手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有时伴有鳞基充血,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眼球(eyeball)所属现代词,指的是脊椎动物眼中由巩膜、角膜及其内容物组成的大体上像球状的眼的主要部分。]突出,腹部膨胀。病鱼行动迟钝,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主要流行季节。

3、鲤鱼暴发病。鱼体暗黑色,眼球周围出血,眼球内出血,两侧眼球突出,鳃苍白甚至水肿,有时病鱼在水里旋转,时而沉于池底,时而狂游,跳出水面或侧游,病鱼腹壁收缩。一般在早春或晚秋,水温低于14℃时易暴发流行。

4、隐鞭毛虫[鞭毛虫(flagellate)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动鞭纲(Class Zoomastigophorea),是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无色素体,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由隐鞭毛虫侵染鲤鱼的鳃引起。隐鞭毛虫能破坏鳃小片上皮和产生凝血酶[凝血酶(Thrombin),是一种白色至灰白色非结晶物质,一般为***。],使鳃小片血管阻塞,黏液增多,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或靠近岸边,**水面,体色暗黑,鱼体消瘦。一般在6-9月开始流行。

5、指环虫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指环虫寄生于鲤鱼的鳃丝上引起的。大量寄生时,病鱼鳃黏液增多,全部或部分呈苍白色,鳃部明显浮肿,鳃盖张开,呼吸困难,病鱼游动缓慢。流行于6月下旬-7月上旬。适宜温度为20-25℃。

针对上述常见病害,需加强日常管理,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准确及时诊断,对症防治,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