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营养知多少


水产养殖三大要素:苗、料、水。河蟹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种植水草,对水质要求极高,很多师傅不断地追求水质的高标准,往往对饲料、肥料、营养等概念混淆不清,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出现错误的操作。今天我们就大致地介绍一下河蟹池塘的营养,主要分为两方面。一类是螃蟹[螃蟹隶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短尾下目。]的营养,一类是水体的营养,既有关联,也有不同。

和多数水产动物一样,河蟹的营养主要是通过饲料来补充:冰鲜鱼、玉米、螺蛳、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水草等。这些能为螃蟹提供哪些营养呢?

蛋白质:蛋白质是有20多种氨基酸构成,是构成动物体的重要原料。水产动物不断摄入蛋白质从而构成机体细胞、组织和**。冰鲜鱼、饲料、螺蛳等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就好比我们吃的“荤菜”——肉类。鱼虾蟹通过摄食,消化后剩余的就会通过排泄作用,释放到水里面形成“氮肥”,形成氨氮、**酸盐等,造成底臭。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糖类、植物的纤维素等,是一种能量物质,为水产动物的生长、运动、繁殖提供能源。拿吃饭举例子,大米饭、面条就是碳水化合物,胃口好、饭吃的多,能量足、“力气就大!”我们池塘定期泼撒的葡萄糖等就是能量物质,用来抗应激、恢复体力用的。

脂肪:脂肪是脂肪酸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像是一个仓库,储存着营养物质。螃蟹没有脂肪肝这一说,所以越肥越好。肥的螃蟹,暂养的时间也长!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不能由体内细胞自己合成,必需从口粮中提供,所需求量也很少。缺乏维生素时,生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生长缓慢、食欲下降、抗应激能力弱等。维生素哪里来?植物、微生物都能够合成维生素。再次拿吃饭举例,素菜(植物)里面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为什么我们常说:“萝卜、青菜营养好”这个营养就是维生素,肉吃的多了,不消化,搭配一些蔬菜,平衡营养!

矿物质[矿物质(mineral),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无机盐的总称:钙、镁、钾、钠、磷、硫、氯等等,哪里来?土壤和水体中来!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栏目定位:以平实的视角,以厚重的抒情风格,展示三晋独特的人文景观、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以及社会文化心理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在赏心悦目中让观众感受历史,寻求历史和现实的对接点。],养一方蟹!”天然的土壤和水源环境就基本上决定了能否养好大闸蟹。有的池塘螃蟹底板干净,有的塘口螃蟹规格大,有的螃蟹肉质好,口感鲜!这都与池塘的矿物质有很大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我们投喂的冰鲜鱼、颗粒饲料、玉米再加上池塘里的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就能够基本满足河蟹的需求了。但与其他水产动物不同的是,河蟹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蜕壳前的营养积累决定了能否顺利蜕壳。所以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建议在蜕壳阶段补充营养来帮助蜕壳。尤其是蜕壳不顺利的情况,比如蜕壳延迟、缺氧吃料差、水质环境差的时候更需要提前补充。第五次蜕壳不仅决定了最终的产量,更决定了最终的规格。本着宁多勿缺的原则,可以适当的外泼一些营养产品来保障最后一壳!

有些师傅把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和营养混淆在一起,天气一凉快就会迫不及待的肥水。其实之前也分析过了,我们泼的肥料是用来肥水草、肥藻类的(两者都是水生植物),到了后期水草已经长到位了就无需再肥水了。试想一下,庄稼地、菜地里经常施肥,猪圈、鸡舍里是喂饲料,不可能喂肥料给畜禽吧?当然,养鱼、养虾的池塘如果水淡了,就需要肥水培养藻类来增加天然饵料,但河蟹基本上是不需要的。话说回来,肥料里面当然也会包含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会增加水体营养,但对螃蟹来说这些是微乎其微的,用它来补充营养成本是非常高的。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