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常见病害防治的用药注意事项


1.对症下药

鳖生了病,首先要找明白人检查诊断得了什么病,至少要了解是**性的,还是细菌[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性的,或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性的,或是环境、营养因素造成的,再确定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方法,否则,胡乱用药[用药出自《吕氏春秋·荡兵》,解释:指下药,使用药物。],反而会污染水质,加重鳖的病情。

**、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各有各的感染侵入方法,各有各的途径,表现出的症状、病灶部位也不同。因此,要根据病原体的部位才能确定正确的用药方法。通常,对体表[(1).仪表。]的病原体或病灶,采用涂抹[涂抹,汉语词语,意思是随意地写或画。]法和药浴[药浴对人体具有独到功效,自古以来一直受医学界重视。]法用药,对于体内的病原体,常采用药饵法和注射法用药。但是,如果体表被细菌感染很严重,单靠药浴法和涂抹法很难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使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吸收更快,也常用注射法与药浴、涂抹配合治疗。

2.根据药物性质及对鳖的疗效和接受能力确定给药方法

如某些药物只能通过注射才有效,消化道不能吸收,盲目地投喂,则得不到预期效果;而有些药物不溶于水,在水中无法形成有效浓度,如果盲目泼洒或挂袋,不会起到杀菌作用;又如注射法对稚、幼鳖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不适宜,应选择口服有效的药物拌饵投喂;还有一些外用杀菌、杀虫药物,只能治疗体表的病,而不能内服,内服了不仅无效有时还有毒性等。

3.掌握药物与环境的关系

鳖生活在水中,水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和生物因子对药物的疗效影响很大,有时还会产生毒性。还有些药物对水中的pH值有反应,如在碱性水体中某些药效会更好,而另外一些药在碱性水体中会失效,甚至有毒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4.药物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细菌、**、寄生虫的抗药性的产生是必然的,一种药物连续使用几次,以后即使使用很大的浓度也对病原**为力了。这种情况在抗生素类、磺胺类药物作用中尤其明显。因此,在鳖病防治过程中,切莫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而应该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并且重视中、西药互相渗透与结合的防治原则。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