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爱德华氏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福建正源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有限公司李柏青

鳖爱德华氏病一般发生在稚鳖阶段,近几年幼成鳖也偶有发现,尤其是控温养殖的温棚内,稚鳖极易暴发此病。此病虽较为常见,但危害却不小,由于病鳖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前期不减料且无明显的外观症状,因此很难在第一时间被察觉,病鳖往往“突然”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当前,又将迎来新一轮温棚投苗季节,我司采访了浙江湖州地区的鳖病害治疗专家,对该病做了专项咨询。

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又称缓慢爱德华氏菌或迟缓爱德华氏菌,属细菌。

发病原因:水质恶化,饲料霉变等因素,极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症状:病鳖无明显外观症状,稚鳖死后2--3小时可见胸前一块红斑,幼成鳖须解剖后才能看到。前期不减料,温室发病先见于一至数池一般不会所有池同时发病。

参考治疗方案:

外用:水全部换掉,泼洒“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2克/立方水,1小时后加泼“氟苯尼考[氟苯尼考(Florfenicol)中文名称: 氟洛芬;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是在八十年代后期成功研制的一种新的兽医专用氯霉素类的广谱抗菌药。]”4克/立方水。

内服:每公斤饲料添加“保肝灵”或“三黄粉[呋喃西林(黄粉),能干扰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和**酶系统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8克、“电解**[一维到三维是人类可见的效果,而到四维以后就不可见了。]”2克,连用5天。

预防措施:

1、控制养殖密度,适宜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有利于鳖的健康生长;

2、注重水质管理,水体pH值保持在7.2左右,氨氮保持1.2mg/L以下,**酸盐保持0.15mg/L以下;

3、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多矿,以增强稚鳖的抗病能力;

4、定期给甲鱼饲喂一些清凉解毒类的中成药,如“三黄粉”等,可同时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5、使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