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至4月,我亲自参与了公司在攀枝花客户养殖场和雅安农大养殖基地的两次春季鲈鱼苗[也叫“鱼花”。]实际养殖,以下是我在养殖中的记录,与此同时写有一些看法是我请教他人或从相关资料上总结的,如有错误,请大家批评指正。
攀枝花:
2月26日晚上7点左右禾晨公司第一批早春鲈鱼苗从厦门出发,3月3日凌晨12点过到达攀枝花客户的渔场,3点之前全部下塘(没有经过消毒,直接放入塘中)。经历了4天多的运输,打样时,鱼体表面未见损伤、没有掉鳞、充血、发红等症状,运动能力强。大鱼131头/斤,小鱼288头/斤。大鱼66940头,三户人养殖(每户人都是2万多头),L哥两个塘没有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另外两户(Z哥、H哥)分别一个塘,有网箱。小鱼44340头,三户人养殖,都没有网箱。
3月3日凌晨拍摄
3月3日早晨、中午各个池塘鱼基本不吃食,但是已经开始集群,有网箱的更为集中,没网箱的分为几个群体;下午5点过喂食,鱼苗开始抢食,但是投喂量不大,均小于0.5%。早晨所有池塘都泼了碘,L哥的两个池塘泼的高聚碘一瓶(说明:一瓶用4-5亩/米;3亩的塘实际使用一瓶)+增效水霉净一瓶(主要成分:水杨酸。说明:预防200ml用4亩/米;3亩的塘实际使用一瓶),这两种混合起来泼。
鱼情说明:之后几天,L哥的塘出现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很少,2万头鱼,一天只有10多条病鱼,最多的一天才20多条。H哥的塘稍微多些,每天几十尾病鱼左右。Z哥的塘比较严重,连续几天上百头。
水温说明:接下来的几天,早晨8点过的温度一般都在15度以上,但是下午水温最高也只有17.8度。
3月4日、3月5日,水面有少数鱼漂浮、离群、没有活力,人去故意惊扰它时才会游走,一些轻微的干扰鱼都不会动。Z哥的塘网箱边缘很多离群的,而且有十多条死鱼[本片是关于身份错误和得不到回报的爱情的故事,讲述了一伙来自英国伦敦的抢劫犯在抢劫中遇到的种种不可思议的趣事。]。这两天L哥泼了药,其他养殖户没泼。投喂率逐步开始上升,4号平均在0.8%,5号平均在1.6%。鱼苗形成团体吃食,但是也有一部分在周围游,不采食。
3月6日,Z哥家的鱼塘开始有比较多的死鱼漂浮在水面上,而且看得到很多“白嘴”的。早晨我将死鱼和漂在水面的“白嘴”捞起来进行观察、解剖。病鱼在水中的时候看起来是白色,捞起来看是偏**的,大多下颌发红、充血;有的胸鳍根部有些微充血;死鱼总共11条鱼,其中只有一条鱼胃内有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还有4条鱼肠内有些粪便,其他的都是空腹。下午进行100倍镜检,腮部、鱼鳍、下颌、嘴部均未见虫。今天各个塘投喂率均提高了0.3-0.8%左右,但是Z哥的塘基本没增加。晚上的时候各个塘都用了20克/亩的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2袋,一袋的净含量为10克)。L哥一个塘用的高聚碘和增效水霉净,另一个是二**氯。
3月6日拍摄
3月7日,鱼病未见好转,与头天情况差不多。Z哥家情况开始加重,肉眼可见的死鱼有30条,肉眼可见的漂浮着不动的病鱼有100条左右。L哥家情况正常,混合泼药的塘未见病鱼、死鱼;另一个塘20多条病鱼,未见死亡。H哥家死鱼10多条,病鱼30-50条。今天投喂率全部下降,平均下降0.5%左右,估计是6号晚上用了二**氯却没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的原因。晚上继续用了20克/亩的二**氯。L哥的一个塘还是碘+水霉净,另一个用二**氯。
3月8号,除了Z哥的塘继续加重,死鱼上百条,病鱼几百条,其他塘都好转了,基本上减半。Z哥的塘病情严重,同时饲料中拌药,**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投喂率继续下降,只有0.6%左右。其他养殖户投喂率都在上升。
以上是3月9日拍摄外侧漂浮很多死鱼
3月9日至3月12号,Z哥、L哥、H哥都在拌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喂鱼。Z哥在池塘用了泼洒姜+盐。这几天投喂率一直比没有用内服药的时候低,病情稳定住了。
后来几天,鱼的情况基本都在好转,但是有一户在晚上喂食后全部捞起,用碘浸泡然后从网箱转移到外面,第二天鱼死了一大半。
雅安:
鲈鱼苗3月27日晚上12点左右到达鱼塘,28日凌晨1点半之前全部放进鱼塘(共2个塘,每个塘大概1300尾,其中一个塘(1号)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很高,能达到1米以上,另一个塘(12号)透明度只有50厘米左右,两天不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透明度就会降到40以下,而且水明显很浑浊)。28日投喂率只有2%,29日投喂率达到了3.7%,30日投喂率4.2%。鱼存在一个现象就是还抱团在水面游动,饲料丢下去马上就凑过去了,不过就算凑到饲料面前也不吃,感觉饲料还不是特别合胃口。
1号塘28日,4月5日、6日泼碘,29日、4月1日泼硫醚沙星。12号塘28日,4月5日泼碘,30日泼了硫醚沙星。
1号塘一直是有小水流着的,4月3号和4月4号换水。12号塘4月1日、3日、4日换水。
从3月31日到4月4日,每天都有雨,投喂率基本都在2-3%之间,并且换水很勤,死鱼数也很高,1号塘基本每天都是20多,最多36条。12号塘4月1日21条,4月3日68条。
4月5号到7号,一直都是大晴天,投喂率一直维持在4%以上,死鱼数前两天较之前有下降,第三天就只有3、4条了(也可能是没有换水,两个塘透明度都低,没看到死鱼)。
雅安1号池塘
经历以上养殖过程,现总结如下:
1、对于鱼苗规格,一定要选用大规格的,而且要驯化好的,不然有可能不吃饲料。池塘中如果有机质较多的,一般天然饵料也会多,导致鲈鱼摄食率不高(不利于以后吃饲料)。所以最好清塘并消毒,如果不能做到,则尽量使水瘦一点。
2、下塘:最好是白天下塘(可以观察鱼苗放下去以后的情况),这两次放鱼都是晚上,急急忙忙放完了,又去睡了,鱼的情况也没怎么观察。而且下塘前一定要做一下预处理,包括平衡水温(15-30分钟)、抗应激处理(**、维C、葡萄糖等)、鱼池(放鱼工具)消毒等。
3、如果用网箱,应该确保没有漏洞防止鱼跑掉,而且网箱要足够大。有网箱的鱼塘,如果用药[用药出自《吕氏春秋·荡兵》,解释:指下药,使用药物。],也是全塘使用,不能只根据网箱来确定用药量。而且最好让其长满青苔,防止鱼苗受伤,攀枝花那边可能有一部分病鱼就是网箱导致的。实际上,对于大塘,我个人是不推荐用网箱的,我觉得除了可能会导致擦伤以外,还会导致鱼喜欢在网的边缘集群,喂食的时候也有很多鱼不过来吃。我更推荐晒干塘底(土地开裂特别严重那种),加新水50厘米左右,同时有流水注入。这样透明度特别高,能见底,而且喂食的时候顺着水流就行了,鱼会过来的,不过可能要驯化3天左右,就算不过来,你也能看到鱼在哪里集群,在集群那里喂就好。
4、鱼苗打样,计算好均重、头数、总重,做好记录,便于以后日常管理(投喂,用药,死鱼)。这个是必须做的,有的养殖户以前投了2万条鱼苗,结果收鱼只有1万2千条,自己只知道鱼死得多,具体情况啥都不了解,也不做记录,最终就看着结果抱怨鱼不好。一定做好记录,然后根据记录做好计划。
5、用药:量可以依据病情适当调整,但不要超过最大限度,可以多种药配合使用(这种情况最好分开,不要同时用药,泼洒第二种药时,先泼70%,观察半个小时没异常再用剩下的),用药时间要用够,病完全好停药(最大使用时间限度内),攀枝花和雅安病情都持续了很久,我觉得是下塘前没做处理,发病后用药不彻底。用药以后要密切关注鱼的病情,注意天气,温度,符合用药条件再用。用药以后注意开增氧机。鱼苗下塘后连续泼3天抗水霉的,不能缩短,我用过一次的水杨酸醇,感觉效果不错。在运输后鱼体表是有伤的,只能把水里的病菌控制好才能控制病情,而且要销毁病死鱼,各个池塘之间的水、工具不能通用。
6、训鱼:我每次喂鱼前会跺几脚,坚持三天以后,只要人过去跺几脚,鱼就会围过来准备吃食。喂饲料,一定要遵循“鱼少逗喂、鱼多狠喂”——鱼少的时候,几颗几颗的丢,让鱼**在一起。这样不至于浪费太多饲料(因为小鱼苗不会吃漂在水面的饲料)鱼多的时候,要快速丢饲料——丢的速度快、分散、范围广,但是每次不丢太多,根据鱼吃食和鱼的数量丢,我喂得时候1000条鱼多一点,每次就丢20-40颗左右,几千条的时候就丢一小撮,可能100多颗吧。如果太多,抢食的时候会把饲料挤在边上,鱼可能就不吃了。
7、水:鱼出了问题一定要稳水,而不是换水,每次换水都会引起应激,会对鱼造成更大的伤害,或者病情加重,这是不当的。要合理泼药物或者净水、稳水的物品。我发现,增氧机一直开着或者有流水的塘,投喂率要高一些,雅安、攀枝花都是这样。并且水透明度高的塘,鱼的集群性更好,喂食的时候鱼会聚拢的更快(小塘或者由网箱的)。但是水位不能太低,鱼会害怕,喂食的时候,鱼一看到人就跑了。还有就是水位高,鱼儿活动空间更大,水体受外界影响小一些。
8、天气、温度,*雨天的时候,就算开着增氧机,鱼儿采食量也不高,我觉得除了溶氧、水温以外,可能还和水体、气压等有关,所以就算开增氧机效果也不够好,其他因素的影响还没法消除。(文建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