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盐碱地池塘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技术

榆中县[榆中县隶属于甘肃省中部,西靠七里河、城关区,东邻定西市**区,西南与临洮县交界,北隔黄河与皋兰、白银市平川区相望,东北和靖远县、会宁县接壤,面积为3301平方公里。]地处陇西黄土高原,海拔1600m~3700m,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温水性鱼类的生长期仅有140天~180天,且养殖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均建在盐碱地[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上,水源的含盐量大多在1.2‰以上。近年来,随着常规养殖品种的鱼价持续低迷,养鱼的比较效益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养鱼的积极性,为此,及时引进和推广养殖受消费者青睐的优良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对于增加渔民收入,稳定和促进渔业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2年起,榆中县从湖北引进平均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为4.3g/尾的斑点叉尾鮰鱼种1.8万尾,投放到当地盐碱地池塘中进行养殖,结果表明,在水源含盐量1.79‰~2.30‰,pH8.0~8.2等水质条件下,该鱼不仅生长快,能够安全越冬,而且市场价位为鲤鱼的2倍多,具有良好的养殖推广价值。

一、养殖池塘及水质条件

池塘面积5.3亩~6.3亩,水深2.0m~2.3m,水源为**井水,池塘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且每亩池塘配备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1台。鱼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100kg/亩或漂**5kg/亩~10kg/亩彻底清塘消毒,1周后加注清水0.8m~1.0m,施入有机肥100kg/亩~200kg/亩肥水。水质分析结果为pH值8.0,溶解氧14mg/L左右,COD15.6mg/L。

二、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量依据养殖方式而有所不同,精养时,斑点叉尾鮰1000尾/亩~1200尾/亩,鲢100尾/亩~150尾/亩,鳙30尾/亩~50尾/亩;混养时,斑点叉尾鮰600尾/亩~800尾/亩,鲢200尾/亩~250尾/亩,鳙80尾/亩~100尾/亩,团头鲂20尾/亩~30尾/亩,彭泽鲫50尾/亩~80尾/亩。如果要求当年出塘上市,斑点叉尾鮰鱼种放养规格应在体长15cm~20cm,其它品种鱼种放养规格应为30g/尾~50g/尾。放养鱼种的规格要求整齐、体表无伤。投放时用浓度为5%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分钟~10分钟进行消毒。

三、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

1.饲料配制

  根据斑点叉尾鮰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不同配方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强的饲料,在水中不易溃散,不易污染水体,易消化吸收,农户省工又省力等优点,深受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经筛选,斑点叉尾鮰鱼种(体重8g~50g)饲料的配方为鱼粉15%、豆粕32%、次粉25%、玉米粉10%、麸皮8%、酵母4%、胡饼6%、VA0.2%、VB0.2%、矿物质添加剂2%,饲料系数1.7;成鱼(体重50g以上)饲料的配方为鱼粉11%、豆粕35.3%、次粉13%、玉米粉21%、麸皮6%、酵母5%、胡饼4%、VA0.2%、VB0.2%、矿物质添加剂2%,饲料系数1.9。

  2.投喂原则

  即定点:每天在固定位置投喂,边投喂边观察鱼体摄食和活动情况;定质:保证饲料原料新鲜、无霉变、无异味,加工后的饲料营养全面、颗粒适口、粉末少;定时:每天坚持同一时间投喂,由于斑点叉尾鮰从食物摄入体内到排出需6小时~8小时,因此鱼种阶段每餐间距5小时~6小时,成鱼阶段每餐间距8小时~10小时;定量:鱼种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2%,每天投喂2次,成鱼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每天投喂1次,具体的日投喂量和每天投喂次数应依据水温、鱼体体重变化等灵活掌握。

  3.驯化

  鱼种放养后要对其进行驯化。根据斑点叉尾鮰喜欢弱光摄食的习性,开始驯化摄食颗粒饲料的时间选择在黎明和傍晚,每天投喂2次,每次持续0.5小时。驯化时,在固定点用木棒敲击饲料盆,通过声音传导,使鱼体形成条件反射,定点集群摄食。通过20天左右的驯化后,可确定为每天上午的8点和下午的5点进行定点投喂。

4.投喂技巧

  每次投喂在开始时量要少一些,间隔时间要长一些,投喂速度慢一些;待鱼体集中抢食数量多时,间隔时间短一些,投喂速度快一些;在投喂后期,间隔时间再长一些,至80%左右的鱼体不再激烈抢食时停止投喂。颗粒饲料的长度与粒径,在鱼种规格小于体长7.5cm时可投喂破碎的饲料,体长大于7.5cm的鱼种可投喂长度4.8mm的颗粒,规格达到体重220g后,通常投喂长度6.5mm、8.0mm或9.5mm的颗粒;颗粒饲料的粒径也要与鱼种规格相适应,鱼种规格为50g/尾~100g/尾时饲料粒径2.2mm,鱼种规格为100g/尾~200g/尾时饲料粒径3.2mm,鱼种规格大于200g/尾时饲料粒径4.2mm。

四、养殖管理

1.每隔15天用50mg/L~10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以调节水体的pH值至微碱性,抑制养殖水体中有害细菌的生长,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病害预防。
2.适时控制水位。早春季节,气温升高较快,池塘水位宜浅,控制在0.8m~1.0m;夏季高温季节,水位应加深至2.0m以上;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冰封期长达2.5个月,应将水位加深至2.3m以上,以防冻伤鱼体,保证鱼类安全越冬。
3.高温季节,鱼类活动量大,鱼体新陈代谢旺盛,水质变化快,池塘要经常加注新水,可以每隔3天~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cm~35cm,且每次加水量视水体肥度、水色、水质而定,一般维持池水透明度为20cm~25cm。
4.定时开启增氧机,可以增加池塘上下水层的流动,促进水体交流混合,增加底层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增氧机的使用方法为晴天中午开启1小时,*天次日凌晨开启,*雨连绵或水体较肥而需要预防浮头时在当天的后半夜开启。
5.每隔半个月用粘网捕捞鱼体进行检测,了解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每天早、中、晚坚持巡塘,观察鱼体摄食、活动等情况,认真记录。

五、病害防治

1.鱼病流行季节要提前预防,采取外泼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外用泼洒的药物可选用生石灰50mg/L~100mg/L;内服的药物可选用土霉素200g/100kg、维生素C20g/100kg等,制成药饵加以投喂。
2.我们认为,在高海拔盐碱地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只要把好饲料质量关,定期搞好水质消毒和病害预防,特别是小三毛金藻的预防工作,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流行疾病。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