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养殖常见病之水肿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病原[病原,指病因。]
  此病是由**[**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和细菌[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双重感染而引起的。**初步诊断为鲤春**。细菌主是点状产气单胞菌。**是原发**原,细菌是继发**原,不利的环境因素是催化剂。

  病症
  (1)急性型:患病初期的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皮肤和内脏有明显的出血性发炎[发炎定义炎症(英语:Inflammation),俗称发炎。],皮肤红肿[词典解释red and swollen; inflamed 红肿 hóngzhǒng 由于局部血管扩张及血液过多而引起的一部分皮肤的发红肿胀。],身体的两侧和腹部由于充血发炎,出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浮肿红斑;鳍的基部发炎,鳍条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门红肿外突,全身[全身(body)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驱干和四肢。]竖鳞,鳃苍白,全身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有侧游现象,有时静卧水底,呼吸困难,不食不动,最后尾鳍僵化,失去游动能力,不久死亡[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急性型的病鱼一般2~14天即可死亡。
  (2)慢性型:开始皮肤表层局部发炎出血,表皮糜烂,脱鳞,而后形成溃疡,肌肉坏死,邻近组织发炎,呈现红肿,有时局部竖鳞,鳍充血,有自然痊愈的,也有因此而死亡的。慢性型发病过程长,可拖至45~60天或更长一些时间。死亡之前,常伴有全身水肿,腹腔积水,眼球突出,有的出现竖鳞。

  流行情况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水肿病[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的发生,主要在危害2~3龄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在鲤鱼产卵孵化季节,最为流行。病鱼池的鲤鱼因该病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可达45%,最高达85%,成鱼饲养池的鲤鱼,死亡率也可达50%以上。

  防治方法
  (1)严防鱼体受伤[受伤,身体或物体部分地受到损伤。],受伤鱼不能用作亲鱼,更不要将受伤鱼和健康鱼一起混养。
  (2)产卵池要挖除污泥,并用漂**或生石灰消毒。
  (3)每立方米水体用氯霉素50克,浸洗病鱼24小时。
  (4)对患病鲤鱼,每尾体重150~400克个体,注射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3毫克。
  (5)每千克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中加土霉素1.8克做成颗粒饵料,每50千克鱼每天投喂颗粒饵料1.5千克,连喂8天。
  (6)用1/20000的高锰酸钾涂擦患处,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细菌感染。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