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苗种的培育技术要点

近十年来,鳜鱼[鳜鱼,又叫桂鱼、鳌花鱼,肉食性,无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苗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厂化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其中现在认为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育苗、小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具体方法常因地而异。

  一、孵化环道(桶)育苗

  环道是一个特殊水体,它是模拟天然生态条件,使鱼卵不断翻滚。直接采用环道培育鱼苗[也叫“鱼花”。],提供了鳜鱼苗所需的生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鳜鱼苗开口摄食之际,投喂适口的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鱼——脱膜不久的其他活鱼苗,既满足了鳜鱼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又能够保持清新的水质。在鳜鱼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环道不易排污的缺点,防止环道内沉积淤泥和腐殖质。培育5~7天后应选择晴天,在上午10时左右适时转环。鳜鱼苗贪食,最好在转环前12小时停止投喂饵料鱼,以保证转环时空腹,减少损失。

  二、网箱育苗

  网箱是鳜苗培育的理想场所。既可以保证有充足、易得的饵料,又有较清新的水进行不断交换。不足之处在于不能投喂刚脱膜不久的饲料鱼,需要经常洗箱,定期更换网箱,鱼苗管理比较繁琐,操作难度比较大。网箱一般采取**育苗法:I级箱,用40~28目/3厘米的乙纶网片[网片是用于煤矿护顶、隧道、桥梁建设、路基网筋、建筑工地的建筑材料。]缝成的敝口箱,长4~6米,宽1米,深1米;II级箱,用目大0.3厘米经编乙纶网片缝成的敝口箱,长2米,宽1米,深1米;III级箱,是用目大0.5厘米经编乙纶网片缝成的敝口箱,长2米,宽1米,深1米。I、II、III**网箱面积配套比例为l∶10∶20。

  三、水泥池育苗

  水泥池一般为4米×6米×0.8米,也可稍大或小。但底部必需有一定的倾斜,底部排水处设集苗池,有进、排水装置。排水装置由橡皮管和过滤网[过滤网(filtermesh)简称滤网,是由不同网目的金属丝网加工而成,其作用是过滤熔融料流和增加料流阻力,借以滤去机械杂质和提高混炼或塑化的效果。]及支撑铁丝组成,橡皮管口固定于铁丝架中心,要求无论怎么放置都不致于会排于池水,似保持一定的水位。排水流量由排水管的数量和出水口高低控制。
  
  四、小型土池育种
  
  鳜鱼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可以投放到小型池塘培育,投放量为15万尾/公顷左右。池塘中必须预先培育饵料鱼。一般在投放鳜鱼种前10~15天放饵料鱼苗,投放量为1500~2250万尾/公顷。每天定时加入少量新水,谨防水质恶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