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急性出血整塘“玩完”,该怎么办?


文/图渔行家温文乐

最近半个月来,佛山地区不少1-4两规格的加州鲈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死亡比较厉害,目前已有相关技术人员进入采样分析。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样的问题去年同期也有发生,去年开春后佛山顺德、南海等地就出现多起加州鲈苗大量死亡的情况,现在小编仅以渔行家温文乐的一线技术文章作分享。

笔者分析认为,急性出血是造成加州鲈苗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笔者印象中,从2010年开始该病才大规模流行,一般在每年农历春节后多发,鱼苗[也叫“鱼花”。]从4朝就有发病,发病猛,有时处理不好的鱼苗一两天就可以全塘死光;吃水蛛、膨化[膨化,一种加工方法。]料或鱼浆的鱼苗均可发生,其中喂膨化料的发病较为厉害,到吃冰鲜粒后的鱼苗发病率有所降低。

病鱼表现为综合症状,表现为黑身或熟身(白肉),拖黑便,腹鳍基部发红,镜检脾脏发黑、肿大,发病高峰时常常定在水面不动;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后鱼苗经治疗开始好转,表现为在水面打转、黑身,此时镜检脾脏稍微肿大、发红或正常。珠江所曾对此病做过流行病学检测,显示弹状**[** 粒形 态 似 棒状 或 **状 的** 。]为主要致病因素,利洋水产也检测到病鱼的弹状**阳性率为30%。

>>>>
原因分析

在接诊过程中,笔者发现出现以下情况的鱼塘比较容易发生此病:

1、天气不好,干喂膨化料;

2、天气不好,投喂过多;

3、一次性放水蛛太多,或塘里水蛛太多;

4、喂饱后杀虫杀菌;

5、增氧不足;

6、下雨后水质突变;

7、转料;

其中,满足投喂过多、溶氧不足、用药错误、转料这四个条件越多的鱼塘,就越容易发生急性出血。笔者认为,该病很有可能是小苗消化**[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诱发的疾病,喂太多、喂干料、转料均会增加小苗胃肠负担,容易导致消化**;而喂饱后杀虫杀菌,好比人吃饱后去跑步,也容易消化**;天气差或水质差(主要是溶氧不足)时小苗本身消化能力差,今年春节后温差大、雨水多,加上前段时间冷得厉害,所以,相比往年,今年的发病率比较高。


>>>>
治疗措施

1、建议高峰期使用速解安解毒抗应激,内服肠苷康+出败康+生命素+黄莲解毒散,不做影响鱼苗消化事,诸如消毒、投喂过量、喂料后不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干喂膨化料等;

2、高峰期过后,使用**性小的永乐碘(聚维酮碘10%)+肤毒康(超微粉碎大黄末)处理继发细菌感染;

该病多为混合感染治疗过程,在高峰期按上面方案处理,好转阶段看实际情况用药,还要注意气泡病加重死。治疗过程历时大概一周,忌急忌躁,用对药,否则容易因用药**造成大量死亡。


>>>>
预防措施

1、勤开增氧机,特别投喂后2小时;

2、投喂后4小时内,不能泼洒****物;

3、巧投喂,*雨天、温差大的天气必须控料。

4、转料不能急,每次转料时间尽量控制到5天左右;

5、保持水质优良;

6、内服促消化保健品,如冰鲜宝+利胃散+生命素


>>>>
案例分享

顺德均安一养殖户,土池标加州鲈苗(9朝),面积4亩,1.5水深,4台叶轮式增氧机,1水车式增氧机。4月1日过塘8万尾鱼苗,过塘后有少量死亡,水质指标正常。

处理情况表(2016年)

注:
内服:肠苷康+出败康+生命素+黄莲解毒散
抑菌:利尔平+戊二醛[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
该案例中4月10-13日按高峰期处理。13日经检查已开始进入好转阶段,由于天气问题在16日才按好转阶段用药。该病例中并发的是白嘴白尾,药物选用了利尔平+戊二醛。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