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黄鳝的防暑和越冬管理技术


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适宜的生长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为15~28℃,在28℃以上时食欲下降,摄食量减少;而水温降到10℃时,黄鳝进入休眠状态[休眠状态是是指将所有运行的实时数据存储到硬盘上,并且关闭一切不必要的硬件以求省电。]。因此,在饲养过程中保持适宜水温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环节。

1、进入高温炎热季节时,要做好防暑[防暑拼音:解释:防止受到暑热的侵害;预防中暑:~茶ㄧ~降温。]工作,使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水温不至过高,主要的防暑措施是在养殖池顶上搭棚[搭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ā péng,是指修建棚子。]架,四周种植一些高秆植物和瓜、豆类藤本经济植物,当这些藤本植物爬到棚架上生长时,能起到遮荫降温作用。当水温超过30℃或发现黄鳝见到人后逃避迟钝时,则需立即换水或在泥里添加清凉的淤泥,一般可避免死亡。若用井水或泉水换水时,进水速度不能过快,以免温差过大黄鳝无法适应而得病死亡。

2、当水温降到15℃左右时,投喂优质饵料,使之膘肥体壮[膘肥体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iāo féi tǐ zhuàng,意思是形容牲畜肥壮结实。]以利安全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水温降到10℃时,黄鳝便钻入泥中越冬,所以在入冬前要将达到上市规格的起捕出售。若要全年饲养或对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部分鳝鱼,必须采取越冬措施,通常要在池上搭棚保温。同时将池水排干,让黄鳝在底泥[底泥(Sediment)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里越冬,为保持底泥湿润保温,在排干水的底泥上覆盖20厘米左右厚度的稻草或草包,以防底泥结冰而冻死黄鳝,并要防止老鼠和家猫进入池内危害黄鳝;也可以不排干池水,进行带水越冬,但要加深水位。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温泉水或电厂的余热水,便池水温度保持在20~25℃,这样可以大大缩短黄鳝的越冬期甚至能完全免去越冬环节,有利于黄鳝的快速生长。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