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常见病氨中毒症防治技术


一、病因

养殖池中水长期得不到更换,大量粪便及残渣剩饵堆积池底,沉积发酵,水质恶化,引起水中氨含量增高,当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含量高达0.01%以上时,就会引起鳖氨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

二、病症

氨中毒主要症状表现为:四肢、腹部发红、充血;腹甲发软、出血,甚至溃烂[溃烂,指伤口或溃疡处因感染病菌而化脓。],有时有水泡;病情严重时,背腹甲边缘长满疙瘩,并逐渐溃烂;身体萎瘪,肋骨外突非常明显;裙边往往呈锯齿状腐烂;身体逐渐消瘦,食欲不振,活动迟缓,最终拒食直至死亡。

三、防治措施

1.预防方法:①土池放养前要挖出池底过多淤泥,保持底泥20~30厘米即可;②定期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排污,使水质清新,透明度30~40厘米;③在甲鱼池中,可悬挂部分袋装的斜发沸石[沸石(zeolite)是一种矿石,最早发现于1756年。]颗粒来吸收氨,使用过程中,每过1~2个月,将袋取出用5%的食盐水浸泡沸石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装袋重新使用;④经常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或罗茨鼓风机[鼓风机主要由下列六部分组成:电机、空气过滤器、鼓风机本体、空气室、底座(兼油箱)、滴油嘴。]充气、增氧、曝气,使有害气体逸出;⑤池中移植部分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氨;⑥定期泼洒光合细菌或沸石粉吸收、转化水中氨氮。

2.治疗方法:发现氨中毒的甲鱼,马上移到清水隔离池,并经常换水,饵料主要投喂鲜杂鱼,量要少。在配合饲料中添加5%~6%的沸石粉,还应添加酶制剂[酶制剂是指酶经过提纯、加工后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催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具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降低能耗、减少化学污染等特点,其应用领域遍布食品(面包烘烤业、面粉深加工、果品加工业等)、纺织、饲料、洗剂剂、造纸、皮革、医药以及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和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维生素E有抗**酸盐中毒的作用)。对食欲不强者,可每天注射能量物质,使体质很快恢复。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