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养殖甲鱼“腐皮病”的防治措施


  □福建正源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有限公司李柏青

  腐皮病[腐皮病是由单泡杆菌感染引起的。]又称溃疡病、皮肤溃烂[溃烂,指伤口或溃疡处因感染病菌而化脓。]病、烂爪病,温室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模式下,整个养殖周期均有可能发病,该病发病率高,持续期长,危害较严重,有时死亡率可达20%。为了让养殖户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腐皮病”有更深入的认识,正源公司市场部特向浙江湖州地区的甲鱼病害治疗专家对该病做了专项的了解。

  1、病原
 
  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所引起。

  2、病因

  大多是由于甲鱼互相撕咬或与地面摩擦受伤后细菌感染所致。该病的发生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有密切关系,水温20℃以上即可流行,温度越高,该病发生率越高,其次,水温变化大也是会导致该病的发生。

  3、症状

  体表糜烂或溃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病灶部位可发生在颈部[颈部(neck),也等同于颈,多节绦虫之头节中,具各种固着器(吸盘、吸叶等),固着在宿主的消化管壁上的部分,称为颈部。]、背壳、裙边、四肢以及尾部。常表现为:颈部皮肤溃烂剥离,肌肉*露;背甲粗糙或呈斑块状溃烂,皮层大片脱落;四肢、脚趾、尾部溃烂,脚爪脱落;腹部溃烂,裙边缺刻,有的形成结痂。该病病程较长,如不发生感染,多数病甲鱼可长期存活,少部分可自愈,但颈部感染和病程严重者,反应迟钝,活力微弱,不摄食,短期内即死亡。

  4、预防措施

  ⑴控制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水位40厘米左右,密度不宜超过30只/平方米。适宜的放养密度有利于鳖的健康生长;
  ⑵调控好水环境,定期检测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pH、**酸盐和氨氮的含量,适时消毒养殖水体,定期排污;
  ⑶小苗阶段养殖水温不宜超过31.5℃,幼、成鳖阶段不宜超过30.5℃;
  ⑷平时在饲料中注意添加能增强甲鱼免疫力的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复合维生素B等;
  ⑸使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产品。

  5、参考治疗方案

  首先要分析发病的原因。如果是由于水质恶化引起的,先要部分换水,检查增氧设施,而后泼洒“碘制剂”消毒养殖水体,病情较严重的还需要给甲鱼内服常规抗菌类药物(药品名称可电话垂询)以及“电解**”(每公斤饲料2-3克)、“维生素C”(每公斤饲料2克)。如果是由于温差变化过大或水温控制过高引起,则无需换水,而应先把水温调低并保持水温恒定,然后再采取外消及内服措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