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温度的上升,加上“白撞雨”的频繁,湖州地区近期黄颡鱼病害[植物体发育**、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频发,严重的每天死亡上百斤,甚至有的养殖户直接干塘。
鱼病经常发生,问题出在哪里
病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
1.天气闷热,*雨频繁,昼夜温差过大,导致鱼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
2.随着温度升高,有害细菌,虫害大量滋生,开春没做好消毒预防工作。
3.底质差,水浑,氨氮、**酸盐长期偏高。
二.人为因素
1.行情低迷,部分养殖户抱着消极心态:“鱼要吃就行”,不底改,不调水,不消毒等希望降低生产成本。
2.投喂量过多,不重视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保健品,导致肝脏功能病变,鱼体质弱。
3.转塘拉网过程中鱼体表[(1).仪表。]受到损伤,未做好消毒工作。
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症状:大多数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部分鱼体脱黏严重,身上像“长毛”了一样。身上有小血点,下颚充血,烂嘴。*门红肿,肚子一泡血水,花肝。
案例:
湖州市东林镇保卫村沈老板,电话:130****0797.池塘面积8亩,水深1.5米左右,主养黄颡鱼,一斤20~30尾。4月份开始陆续有死鱼,4月29日有20多斤,鱼吃料省,下风口可闻到鱼臭味。
症状:病鱼体表脱黏,腹腔满是血水,肝脏发白肿大。
分离病鱼病原菌,通过药敏试验(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氟苯尼考抑菌圈最大(图中透明圈),药效最好。
治疗方案:
4月30日停料,盛水解毒安2瓶解毒。
5月1日停料,上午应激宁8包,下午太阳落山后3瓶圣典+9包三黄(用开水泡)外消。
5月2日喂料半包[半包,又名清工辅料,是指介于清包和全包之间的一种方式,施工方负责施工和辅料的采购,价值较高的主料自己采购可以控制费用的大头,种类繁杂价值较低的辅料业主不容易搞得清,由施工方采购比较省心点。],内服半包盛弗康+半包肽酶[肽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肽链的酶,是国际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盟命名委员会(Nomenclature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NC-IUBMB) 推荐的作为所有蛋白水解酶的一般术语,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内肽酶(E.C.3.4.21~3.4.99)和外肽酶(E.C.3.4.11~3.4.19) 。]激安[日语的“激(特)”字、与“安(便宜)”、“辛(辣)”、“うまい(香)”等词搭配,强调“特别便宜”、“特辣”、“特香”。]。
5月3日上午半包料,下午半包料,内服1包盛弗康+1包肽酶激安。太阳落山后外消3瓶圣典+9包三黄。死亡减少。
5月4日鱼吃料正常,死鱼明显减少。
5月7日下风口只有几个死鱼。
注:5月2日~8日,喂料都内服盛弗康+肽酶激安。
药敏试验:体外抗菌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敏感性试验简称(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通过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通过更加科学的临床诊断,实现水产养殖关键病害的病原分离、敏感药物筛查以及病害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