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症[病症,指疾病。]与病因此病多发于鲟鱼苗种阶段,鱼体重在15-20克、体长15-20厘米之间。发病原因是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中的添加剂[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有毒。发病鱼体色、体表均正常[正常:[normal]1,符合一般的情况、规律或习惯;2,没有问题。],无明显病症,偶尔鱼的头部前端和吻部前端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部呈粉红色[粉红色(英语:pink)是一种由红色和白色混合而成的颜色,通常也被描述成为淡红色。],患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初期有跳跃现象,散游或独游,食欲下降;后期则处于昏迷状态,停食,而后陆续死亡。解剖发现肝脏呈紫色、褐色、灰色,肚糜烂[糜烂,指表皮或粘膜上皮的局限性浅表缺损而导致腐烂,后被引深到人们思想及作风等问题,多指**,不求上进。],胆囊正常,肠内无食物,肾脏、脾脏和心脏正常。病鱼的脑组织[人脑是指包容在颅腔内的三大块神经纤维组织:大脑、脑干和小脑。]坏死,糜烂。
2、防治方法在饲料中添加*果酸或*梨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尚不严重的病鱼,可在饲料中添加对鱼肝损害不严重的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如新霉素[一种抗生素,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同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卡那霉素是一种蛋白质生物合成***,通过与30S核糖体结合从而致使mRNA密码误读。],万古霉素[万古霉素(Vancomycin)化学名为(Sα)-(3S,6R,7R,22R,23S,26S,36R,38αR)-44- [[2-O-(3-氨基-2,3,6-三脱氧-3-C-甲基-α-L-来苏-己吡喃糖基)-β-D-葡吡喃糖基]氧]-3-(氨基甲酰基甲基)- 10,19-二氯-2,3,4,5,6,7,23,24,25,26,36,37,38,38α-十四氢- 7,22,28,30,32-五羟基-6- [(2R)-4-甲基-2-(氨基)戊酰氨基-2,5,24,38,39-五氧代-22H-8,11:18,2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