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养殖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黄鳝可摄食水生昆虫及幼虫,有利于水稻[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生长,水稻本身也为黄鳝栖息创造了条件,互生互利,既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也收获了一定数量的黄鳝,综合效益显著,是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又一条途径。
1、稻田选择
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自如、旱涝保收,且通风、透光、保水性能好,弱酸性土质的田块。
2、稻田工程
加高、加宽、加固田埂[田埂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ián gěng,田间稍高于地面的狭窄小路,也叫埂子意思是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一般田埂宽应大于0.4米,并高出田面0.5米以上,田埂夯实不漏水,并在田块排水口用密眼铁丝网[铁丝网,主要用于迟慢步兵和车辆的行动,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罩好。其次要平整田块,在四周开挖宽、深0.4~0.5米的排水沟[排水沟【drainage ditch】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田内再开数条纵横沟,宽、深0.3~0.4米,沟与沟相通,形成井字状,沟占稻田面积的8%~10%。再翻耕、曝晒、打碎泥土后,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猪、牛粪800~1200千克作基肥,均匀撒于田块中。3月底至4月初,排水沟放50~100千克鸡粪,注水深0.3米,繁殖大型浮游动物供黄鳝摄食。
为防止黄鳝逃逸,可在稻田四周砌砖墙或土墙[把粘土和稻草或稻草、石灰和泥土的混合料夯实而成的简陋墙...]。砖墙一般砌1.1米高的单砖墙,以水泥填缝,其中水位线下为5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水位线上60厘米。土墙是将田埂加至2米宽,在埂的外围加60厘米的土墙(注意不能有缝),进、出口用泥土封好,再拦上铁丝网,然后在田中均匀地挖些沟,深0.5~1.0米,面积占稻田的5%左右。
3、水稻栽培
选择高产、优质、耐肥、抗倒伏的水稻品种,株行距20厘米×26厘米。
4、鳝种放养
选择无伤无病、游动活泼、规格整齐、体色发黄或棕红色的苗种。一般每亩放养30~50克/尾的鳝种800~1000尾,并套养5%泥鳅。泥鳅上下蹿游可增加水中溶氧,也可防止黄鳝相互缠绕。放养时水温差不要太大,切勿用冷水冲洗鳝种,以防“感冒”。用3%~5%食盐水浸泡鳝种5~10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及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