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养殖甲鱼需谨防白点病的发生


1、病原

为苏伯利产气单胞菌(传统名称是温和气单胞菌)。

2、症状

在小鳖的颈部、背部、腹部、四肢的角质皮下有绿豆大小的白色或淡**斑点,病灶略向外突出,刮去病灶可见干酪样物。

3、流行与危害

通常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偏酸,溶氧偏低,每平方米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大于50只时较易患白点[钢材中的白点拽在钢的纵断面上呈光滑的银白色斑点,在酸洗后的横断面上则呈较多的发丝状裂纹。]病。发病水温25~30℃,流行范围较广,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到100%。稚鳖易患此病,病程一般为7~15天,个别可达月余。在冬季池塘大棚养甲鱼时由于空气流通性不好、水质易恶化等因素而易感染此病,病程为5~15天。温度不适宜时,可达30天。

4、防治方法

(1)每平方米内前期稚鳖放养密度不应超过60只,饲养时间不应超过30天。改良水质,pH值保持7.2左右,溶氧保持3~4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稚鳖水可用2~5毫克/升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₃,俗称小苏打。]全池泼洒,进行调节,不足时可重复洒。

(2)用2~4毫克/升的白点灵全池遍洒,连续用药[用药出自《吕氏春秋·荡兵》,解释:指下药,使用药物。]3天,再用此药投喂,每50千克稚鳖每天用药1~2克,连续用药5~7天。

(3)用鱼广灵和治霉灵各5毫克/升全池遍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