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团脐十月尖”,正是“稻黄蟹肥”时节。秋高气爽,气候转凉。9月,河蟹将完成生殖蜕壳,由黄蟹变成绿蟹,陆续上市销售,走上餐桌。做好河蟹生殖蜕壳和育肥期管理,直接关系到河蟹的规格和品质,关系到农民的养殖效益,因此十分重要。
为此,建议河蟹养殖户做好以下工作:
水质管理
受8月份灾害性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如冷暖、风雨、干湿、*晴等。]的影响,本月的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水质依然较差,水质调控难度加大。建议适当降低水位,保持板田水位80cm左右,以提高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是作物在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即作物在某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与生物学零度之差的总和。],促进河蟹蜕壳和育肥。勤换水,每天换水10cm左右,通过微流水**,促进河蟹蜕壳和性腺发育。水色发红、发暗的塘口[塘口是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区南8公里的村委会,属三江镇。],在捞除多余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和换水的基础上,用果酸类解毒剂结合EM菌调节。由蓝藻或绿藻形成的老绿水,要勤换水,防止倒藻,不建议杀藻,可用硫代硫酸钠调节。
水草管理
水草丰盛的塘口,建议降低水草覆盖率,保持40—50%即可,以提高有效积温,方便捕捞。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较多但又缺乏活力的塘口,人工捞去多余水草,防止水质和底质恶化,防止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和河蟹黑底板。水草覆盖率低于20%的“光水塘”,应适当补充些金鱼藻。勤解毒调水,祛除水草上的泥污,增强水草活力。暂养河蟹的塘口,注意后期的水草长势,水草一旦腐烂,应及时捞出池塘,防止腐烂沉底引起河蟹黑底板,影响商品蟹品质。
底质管理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池塘的底质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透气性差的黏土容易发黑发臭,造成河蟹黑底板,应勤改底增氧;透气性好的沙壤土养出的河蟹大多青壳白肚,颜色漂亮,适当的改改底即可。
投喂管理
进入育肥期的河蟹,食欲明显增强,我们在加大动物性饵料投喂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天气变化和动物性饵料特别是冰鲜鱼的新鲜度,防止河蟹发生病变。建议雷雨大风[雷雨大风(天气预报术语),指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平均风力大于等于6级、阵风大于等于8级的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晚上停止喂食;正常喂食量以两小时(或晚上10点钟)左右吃完略有剩余为度,防止暴食诱发肠炎;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塘口,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到42%,日投喂量以1.75-2kg/亩为宜,也要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喂食量。
病害防治
9月份,由于昼夜温差变化大,如遇到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容易引起河蟹感冒;投喂不干净或霉变的食物,投喂量过多,容易诱发河蟹肠炎或肝脏病变;同时,水质较差的塘口,容易发生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病。针对灾害性天气可能引起的应激反应,应采取泼洒蟹用**、葡萄糖来处理,缺氧天气注意增氧;保持饵料的干净、新鲜,在饵料中适当添加大蒜泥、根莲解毒散,保护河蟹肠胃和肝脏,做好病害预防;纤毛虫发病塘口,可使用硫酸锌粉处理,处理时应避开河蟹蜕壳高峰期、缺氧天气,同时注意休药期,保障商品蟹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日常管理
加强巡塘,每天注意观察河蟹吃食情况、成熟情况和天气情况,适时调整喂食量;及时打捞池塘下风口水草漂浮物,保持池塘清洁卫生;注意防逃防盗。修补或购置地笼,做好捕捞准备。
水色发暗(上);老绿水(下)
八月份蟹事总结
8月份的气候特点
一是8月21日之前,保持高温少雨天气,降雨量极少,最高气温保持在35℃以上,最低气温保持在27—29℃。高温热害使伊乐藻为主的塘口水草缺乏活力,水体底层长时间处在亚缺氧状态,青泥苔滋生。8月20日晚—8月21日凌晨,受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影响,池塘缺氧现象十分严重,养殖户损失惨重。
二是8月22日处暑以后,气温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受大缺氧影响,部分池塘水色发红、发黑,水草和青泥苔腐烂,蓝藻再次暴发。
8月份气候条件对河蟹养殖业的影响
对水草的影响
自今年7月21日进入高温以来,至8月21日,整整一个月的“**”天气,对水草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对伊乐藻的影响十分严重。绝大部分精养蟹塘白天伊乐藻浮出水面,夜间沉入池底,有的出现茎叶腐烂,池塘水质恶化,底热严重,易缺氧,水体生态环境脆弱。当遇到8月20日晚—8月21日凌晨的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水体出现大缺氧,从而加速水草和青泥苔的腐烂,造成水色发红发黑,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绿藻或蓝藻暴发,形成老绿水。老绿水进一步影响了水草的光合作用,抑制了伊乐藻的恢复性生长,水体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腐烂沉底的水草加重了水体的缺氧
腹部寄生纤毛虫(上);肠道水肿(下)
防逃网成了“索命网”
对养殖水产品[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的影响
高温热害直接和间接地对河蟹等养殖水产品产生严重影响,造成河蟹养成规格偏小,食欲不振,对外界环境和病害的抵抗力明显下降。特别是8月20日晚—21日凌晨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水体大缺氧,造成河蟹、青虾、鳜鱼、鳊鱼等养殖水产品大量死亡。
初步估计,这次大缺氧对青虾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对河蟹的成活率总体影响大概在3成左右。水草丰盛的塘口缺氧严重,死蟹死虾死鱼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在池塘四沿树了防逃网致使河蟹不能上岸的塘口更加严重,有的直接“暴塘”;水草稀少的“光水塘”影响较轻。主要原因是水草的夜间呼吸作用加重了水体缺氧,树了防逃网的蟹池河蟹闷在水中不能上岸,活活窒息死亡。这次大缺氧造成的损失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抛洒粒粒氧基本没有用,甚至开动微孔管道增氧效果也不明显。大缺氧过后引起的水草和青泥苔腐烂、倒藻、老绿水等次生性灾害,对河蟹的最后一次蜕壳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导致商品蟹规格偏小,产量下降,成熟期推迟。
大缺氧造成鱼虾蟹大量死亡
1.来源:蟹行家;
2.作者:当涂县大陇乡农业服务中心严爱平;
3.蟹行家微信号:xiehangjia-n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