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鲤鱼[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的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季节。但若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鲤鱼的繁殖率[繁殖率reproductive rate,reproductionrate亦称再生产率。]低,要想提高鲤鱼的繁殖率,应做好如下三点:
一、选择[我们每天都被五花八门的广告和巧舌如簧的营销人员搞得晕头转向;被时尚潮流牵着鼻子走,***严重透支;苦苦挣扎于数不清的经济新闻和理财建议中,投资收益一塌糊涂;买来一本又一本自助类书籍,指望从中学会塑身美-xuanze]好亲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选择体质健壮,体形肥满的无病无伤的亲鱼。雌鱼应选择3龄以上,体重一般3—5公斤;雄鱼[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选择2龄以上,体重1.5—2公斤。在非繁殖季节,雌鱼、雄鱼要分塘饲养,以便日常管理,特别是避免有些成熟早的亲鱼在雌、雄同塘时提前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一般每667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放雌鱼50尾左右,雄鱼可放100尾左右,每日定时、定点、定量投喂精饲料(如花生麸、黄豆、玉米等),一般投喂量按亲鱼的体重的2—3%,平时也可适当投喂些发酵过的猪、鸡粪,同时还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减少病害,促进性腺发育。
二、鲤鱼的繁殖。在每年的春季,当水温回升到18℃以上就可以进行繁殖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了。在鲤鱼配对前要准备好产卵塘和孵化塘,“两塘”的大小视亲鱼的多少而定,孵化塘最好选择背风向鱼塘。但两塘都应用药物彻底清塘,以**天敌及野杂鱼,塘边草要清除干净,不施基肥,保持水质清爽。做好水上工作后,就可以拉网围亲鱼塘,对亲鱼进行挑选配对繁殖了,但还要留意“天气预报”,如过几天就有冷空气[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入侵的话,就不要拉网了。选择腹部膨大而柔软富有弹性的母鱼进行繁殖,按雌、雄1∶5的配比后放到产卵塘。在鱼塘的入水口处设置鱼巢[鱼巢,也叫鱼窝。],用竹竿扎成一个方形,大小视亲鱼的多少而定,中间再放干净且经过消毒的根系发达的水葫芦[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这便形成鱼巢。每天注入新水,**亲鱼**产卵。产卵结束后,再把着卵的水葫芦进行消毒,减少水霉病的发生。消毒后再转入准备好的孵化塘孵化。减少鱼苗[也叫“鱼花”。]转塘的麻烦,每667平方米可放卵大约30万左右。
三、鱼卵[拼音yúluǎn 注音ㄩˊㄌㄨㄢˇ引证解释1.鱼的卵。]的孵化及鱼苗的培育。鱼卵放到孵化塘后如果遇*雨天气或冷空气,可用稻草或薄膜遮盖鱼卵或相应增加水深度。鱼苗出膜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随着气温的高低略有提前或延后。待鱼苗具有游动能力后,再拿出鱼巢,但拿出时一定要注意清洗水葫芦,以防鱼苗随鱼巢清出。鱼苗脱膜后3—5天内可以投喂些豆浆或发酵过的花生麸。每667平方米用量为2公斤左右全池泼洒。随着鱼苗长大,也可逐渐加泼大粪水或投喂发酵过的鸡、猪粪。同时为了提高鱼苗的游动性,每日用树枝拖塘1—2次。每天早上还要注意观察鱼苗有没有浮头现象,如有就应回注新水,或待没有浮头后再分塘降低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放10—20万。每周逐渐加注10厘米深新水。随着鱼苗的增大,就可逐渐疏塘出售鱼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