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面下风口一层油膜怎么处理


前段时间很多地方都在下雨,这两天天气开始放晴,许多鱼塘[鱼塘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鱼吃食量较之前增加,有的甚至出现了投料后,仍有大量的鱼停留在料台,久久还不散去。每年都会出现一两个这样的时间段,此时的水质调节尤其要加强,同时还要注意预防好肠炎,否则极易从开始的吃食量大增,演变成少量死鱼的开始,最后形成肠道败血、细菌性鳃烂。

症状一、鱼在吃食过程中容易出现炸窝,或是吃料后在水面一冒一冒的。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鱼塘面积大,投料台数个数不够,在料台周围黑压压一片,**太多鱼,鱼在吃料的过程中,基于对食物的消化,溶氧消耗会增加,所以出现料台区的溶氧不足。2、有很多鱼塘采用的岸边投料,但有些鱼塘的岸边投料区水位较浅,地势不平坦,有障碍物,一旦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有较大个体头鱼,或是有凶猛的肉食性鱼,如大口鲶、翘嘴等,当部分鱼感到受到安全威胁,就容易引起鱼吃食的警惕性,严重时出现炸群,一哄而散,而投料机此时仍然在继续投料,导致投料区残饵增加,尤其是沉性料此时的浪费就会更大。变成残饵沉积在料台周围,变成耗氧源。

症状二、长期不对鱼塘补菌改底,以致水面出现油膜,或是在下风口出现厚厚的一层漂浮物[是漂浮物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浮于水上并随水流一起运动的物体。]养殖水体,投入的饵料,要经过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分解鱼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残饵粪便也需要微生物的分解才能不至于在池塘里累积,随着投食量的增加,相应的这些微生物的量也要增加,水体中天然的土著微生物数量有限,那怎么办?就需要通过人为的补充,如分解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首选芽孢杆菌原粉、酵素。此时水体中有机质相当于水体中垃圾,随着垃圾数量的猛增,同理也要扩大垃圾处理[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破坏社会和谐。]的产能、工人数量、运输转运车辆。像平时补充的芽孢原粉、酵素就是在扮演这些垃圾处理的角色。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千千万万的垃圾清洁工人,将会是什么样。同理,鱼塘的这些残饵大量沉积在水底时,没有发现意识到,如果已经太多,都漂到水面时,可以想象鱼生存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如果还不进行水质改善,那鱼能不生病吗?

最后,我想把我平时的处理办法分享给大家,推荐使用成都鱼康的芽孢原粉、酵素少量多次[健身运动中,少量多次通常是指:使用小重量、小负荷进行较多次数的练习方法。]经常用,或是在料台区天天补充,也可把芽孢拌在饲料里内服,也可在风送投料机内添加,保持有机质产生与微生物分解间的平衡。对于已经在水面上有一层厚厚的漂浮物时,结合黑碳晶、纳米聚氧宝、底改片可起到快速处理油膜的效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