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端,南海大亚湾的北部。]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邓炳云王贺叶林/文图
广东惠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鱼-植立体生态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技术研究与推广,前几年主要研究鱼类与水生蔬菜立体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近两年为了达到防病的目的,开始着力于鱼类与中草药立体生态养殖技术:一方面,研究利用中草药的根系对水体氨氮、硝态氮、总磷、总氮等主要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因子的吸收转化,利用根系对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净化作用达到预防鱼病发生的目的;另一方面,研究中草药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分泌的有效杀菌成分及其对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的抑制作用[两对**基因中的一对显性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显性表现有抑制作用,使F2的表现型比例为13:3,这种现象称为抑制作用。],利用有效杀菌成分预防鱼类病害的发生。经过不断对比试验,筛选出中草药鱼腥草[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 cordata),原名蕺菜又名折耳根、截儿根,客家话称之狗贴耳,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具有腥臭味的草本植物。]与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该模式能够起到净化水质、预防疾病、提高养殖效益等作用。
现将该养殖模式总结如下:
一、前期准备
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为标准化池塘2个,每个池塘面积400m2,水深1.8m~2m,池底平坦,底质为砂壤土,淤泥平均厚度约25cm,进排水设施完善,每个池塘配备1.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一台。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60kg/亩~70kg/亩,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进行消毒。放养前一周注水至水深0.5m左右,人工施加发酵鸡粪肥水,随着水色的加深,将水加至1.6m深。
2.苗种放养
苗种来源于本中心,所有苗种均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每口塘投放吉富罗非鱼800尾,规格125g/尾;鲢、鳙各25尾,规格250g/尾,鱼苗进塘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5分钟。
3.浮排制作及鱼腥草的种植
每口池塘水面搭建浮床80m2,浮床由废旧塑料瓶[塑料瓶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铁丝网[铁丝网,主要用于迟慢步兵和车辆的行动,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架、浮子构成。经加工后的塑料瓶,按比例间隔插入铁丝网架中固定。种植品种以鱼腥草为主,鱼腥草以行距20cm,窝距10cm直接植入塑料瓶内,根系*浸水中。
二、饲养管理
1.饲料的选择
本实验所用的饲料为市售的罗非鱼膨化料,蛋白含量为28%~32%,所用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随着罗非鱼的长大逐渐降低。
2.投喂管理
正常情况下,每天的上午9点,下午的3点分别各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为鱼类体重的3%~6%之间,投喂量随着天气及鱼类的活动情况略有调整。
3.日常管理
每日坚持早晚各巡一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类活动变化以及罗非鱼的吃料情况,如有剧烈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质未出现剧烈变化,养殖鱼类未有疾病发生。
三、结果
1.产量
从2013年4月8日投苗至2013年11月底,养殖周期为230天,两口塘共捕获罗非鱼商品鱼1565尾,共873kg,亩产728kg,罗非鱼平均规格558g,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97.8%。共捕获鲢鳙100尾,共118kg,平均规格1180g,成活率100%。两口塘共收获鱼腥草720kg。
2.经济效益分析
总收入15940元,其中:罗非鱼价格为9.2元/公斤,收入8032元;鲢鳙鱼平均价格为6元/公斤,收入708元;鱼腥草价格为10元/公斤,收入7200元。生产总成本为10140元,其中浮排价格为1280元(按5年折旧计算),苗种400元,饲料7120元(饲料系数为1.6),鱼腥草种苗费200元,水电费140元,塘租800元,其他费用200元。总利润为5800元,亩利润为4836元。
四、结论
1.罗非鱼—鱼腥草养殖模式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质情况保持良好,鱼类死亡率不到3%,主要可能有以下原因:(1)由于鱼类放养密度较低,为1400尾/亩,降低了水质恶化的风险;(2)水面种植中草药,通过中草药根系对水体富营养化因子的持续吸收调节水质,使水质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降低了罗非鱼链球菌发病率;(3)中草药鱼腥草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分泌的有效杀菌成分鱼腥草素,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预防鱼类病害的发生。罗非鱼—鱼腥草养殖模式是当前应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2.罗非鱼—鱼腥草养殖模式通过水面种植中草药,可以通过中草药的吸收富营养化因子来调节水质,养殖过程中无需换水,是一种生态节水型养殖模式,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该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对缓解水产养殖造成的水资源压力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通过种植中草药产生的额外收益可有效增加养殖户的收入,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养殖模式,值得大规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