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秋天,有些养殖水面就会呈现**、红色、或是黄绿色[黄绿色,即**与绿色之间的过渡颜色,波长约在570-560nm,具有**的温暖和绿色的清新的颜色。]的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大多在水面还会形成一层气泡,这样的水体其实就是藻相单一引起的。具体来说,就是某一种藻类[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占据的水体的优势种群[生物学名词,种群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的种群。],然后分布于水体的表层,在水体表面一公分左右的厚度,就吸收了70%以上的太阳光[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以至于一公分以下的藻类难以接上到足够的太阳光。在白天溶氧高于正常值,可到了晚上溶氧会急剧下降,导致于有的池塘到了晚上还会缺氧。像这样的池塘,杀藻又存在风险,用重了,把藻类杀得太多,又担心藻类死了产生毒素,而且藻类死了产氧减少,还担心加重水体缺氧;如果不杀,一层藻类在水面形成厚厚一层,有的还会形成油膜,严重影响水体与空气的气液交换,又担心引发疾病。但是如果要想杀,还不一定杀得了。今天我就接到一鱼塘老板发来的反馈,因为没有亲自到塘边镜检,我就按常规的用法,用的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杀,可通常情况下,是*藻或是其他一些藻类都能杀掉的,但如果是甲藻却未必见效。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的这个时候,到处都容易看到的水面上一层难看的**,或是黄绿藻类的原因,这里分享几个经验方法,方便大家去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
当使用硫酸铜杀藻无效的情况下:
方法一局部大剂的量使用干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干酪作出如下定义:干酪是一种新鲜或成熟制品,它是在牛*、稀奶油、脱脂或部分脱脂*、酪*或其中的化合物凝结后通过排放液体(*清)而得到的。]*杆菌,用量按一亩水面3至5升,兑水直接外泼。但要注意的是,时间的选择,通常杀藻剂是会在藻类集聚在水面上时使用,这个时候,藻类在水面,更容易接触到药液,所以效果会更好,但干酪*杆菌却恰恰相反,这个并不是杀藻,而是抑制藻类。当太阳光直射时,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最强,此时藻类的活性最强,反而最难抑制,如果在晚上时,没有光合作用时,用干酪*杆菌抑制效果最好。另外一原因就是,晚上用药,要担心缺氧问题,而干酪*杆菌不耗氧,所以正好可以晚上时使用,这样即安全,而且还能有效的抑制硫酸铜都杀不了的有害藻。这样即安全,还有效,所以这个方法,当用了很多种杀藻药,都无法把秋天的**、红色、黄绿色藻类杀不了的情况,大家不妨按这个方法用一下。
当使用了硫酸杀藻无效的情况下:
方法二那就是用高浓度[化合物中某种成分含量很高。]的消毒剂,比如使用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粉,如果是片剂的一定要先溶解成溶液,如果是二元的也可以,比如我们公司的复合亚氯酸钠[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3 ,相对分子质量106.44。]。用量按一亩水面用到一公斤以上,由于用量很大,超出了正常剂量,所以不宜全池使用,只能局部使用,比如用到整个塘面的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相当于整个塘面的药量局部用。当高浓度的**剂接触到藻类时,由于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藻类不能适应,就能达到杀藻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要多次用药。因为不能一次性把全塘的藻类都杀完,所以只能局部多次用药,但一旦局部用药,效果又会大打折扣,局部的藻类被杀了,其他地方的藻类又会漂过来,就好像一次没有**藻类,只是减少了而已,所以要多用几次才能看到效果。以上两种方法就是简单适用的应对秋天水面上漂的**、黄绿色等藻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