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蟹养殖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水瘪子四处蔓延,接下来是暴雨洪涝灾害的侵袭,好不容易熬过了洪灾,又面临着高温的持续不退,各地陆续有河蟹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死亡甚至翻塘的现象,于是有人感叹,今年能养好蟹、养大蟹的都是养蟹达人。眼看着时间已经来到了8月下旬,还有半个多月河蟹就能上市了,怎样进行河蟹育肥的最后冲刺,提高河蟹的产量和规格,编辑采访了长期在河蟹养殖一线服务、本刊的老读者水产高级工程师倪进玉。
问:立秋过后,依然高温不退,这几天多地河蟹塘发生缺氧死蟹,您认为是持续高温造成蟹塘的缺氧吗?
答:缺氧是个大的命题。蓝藻死亡产生的藻毒素,硫化氢[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氨氮、**酸盐超标,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根部腐烂导致水质恶化等引起的死蟹,外行人都统称为缺氧。其实缺氧原因有很多种,我认为在养殖后期,底质、水质恶化和水中耗氧元素多是缺氧的主要原因。
养殖密度大、投喂太多、水草腐烂,以及杀灭蓝藻后后续没有处理好,水体由蓝变绿再变红,也就是蓝藻、*藻、甲藻不停地在水体内转化,都使得耗氧有机质越积越多。正好持续的高温再加上前些天的一场雨,不仅没有降温多少,反而让天变得更闷,水浓的塘口出现倒藻或转水,水深的塘口下雨时又没有及时增氧搅动水体,以上可能就是近些天一些蟹塘死蟹甚至翻塘的原因。
问:针对缺氧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首先解除耗氧原因,这个要看每个塘口的状况,通常都说养殖对象耗氧,这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是非养殖对象耗氧。主要是底泥、残饵、排泄物、不当肥水、所用肥水产品[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不对造成的耗氧,水草腐烂、青苔死亡,以及杀灭蓝藻后产生的藻毒素和硫化氢对水体的溶氧也会产生影响。
另外,还有河蟹池塘水草过密、水体不对流造成的底部缺氧,缺氧的池底其他厌氧微生物和有害病菌占据优势,引起有害物质超标,甚至引起河蟹细菌感染出现大批死亡。要根据每个塘口具体情况对症解除耗氧原因。比如,河蟹晚上上岸、后半夜[后半夜是指午夜十二点以后至天亮(黎明)前的一段时间。]上岸、白天上岸原因和防治都是不一样的。
举例措施如下(仅供参考):
1、河蟹白天上岸(草)
水中有毒或河蟹有病。解决:上午用水体解毒剂[解毒剂指可以解除毒性的物质,可分固体或者液体为两种。]、VC应激安,同时配合使用生物益水素或EM菌***[***是在无菌环境下将药液冷冻成固态,抽真空将水分升华干燥而成的无菌粉注射剂。],下午4-6点用多效底改和臭氧底改王改底。
2、河蟹晚上上岸(草)
上半夜上岸或上草:水里有毒或硫化氢超标。解决办法:第1天上午用生物益水素或EM菌***,下午4-6点用多效底改加臭氧底改王,第2天上午用生物解毒底改,下午6点以后用粒粒氧和臭氧底改王。
后半夜上岸,太阳出来就下去了:水体缺氧。解决办法:第1天上午用生物益水素或EM菌***,下午6点用多效底改5千克和2包臭氧底改王用5~7亩,连用2个下午。
后半夜上岸,太阳出来还在岸上不下水:水体缺氧并有毒。解决办法:第1天上午用水体解毒剂1千克/亩,2小时后用生物解毒底改,下午6点用多效底改5千克和2包臭氧底改王用5~7亩。第2天上午用VC应激安,2小时后EM菌***,下午6点用久久氧和粒粒氧,第3天下午再用同剂量多效底改和臭氧底改王。
问:解决了蟹塘的缺氧,怎样才能确保河蟹最后的顺利蜕壳和增肥?
答:在河蟹养殖后期,主要是中度肥水养大蟹,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增大河蟹规格、提高河蟹产量。
第一,培水。综合起来就是培养有益藻类、有益菌类和水草,水草和有益藻类为河蟹提供了活性饵料,水草和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溶氧,有益菌类分解掉耗氧有机物,为河蟹提供了好的生长环境。中度肥水,就是不能向春天那样用很多的或各种肥水产品,只能用氨基酸[氨基酸是羧酸碳**上的氢**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团。]类。比如,氨基酸肥水膏、氨基酸活力素等,将水体颜色调至嫩绿色。
第二,要保证有水草。有水草就能净化和保持水体透明度,水草的好坏决定河蟹产量的高低,养殖产量越高的塘口,水草就越多,水草一般占池塘面积的70%左右。且分布均匀不漂浮,条理清晰,根部没有腐烂现象,水草有白根和嫩芽。水草的打理要从3月底就开始进行。把水草养护好,然后用氨基酸肥水产品,把有益藻类培养起来。水草有了,藻类有了,氧气自然就有了。如果没有水草的塘口,就要不停地少量多次地用氨基酸肥水膏把水培肥,直到河蟹生殖蜕壳完成。
第三,加强河蟹营养元素[怀孕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你怀孕之后,一个可爱的胎儿就开始在***肚子里成长起来。]的管控。最好是鲜鱼加高蛋白饲料混合投喂,如果是冰鱼则不能变质。现在河蟹不缺主要营养,缺的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后期要多在水体中补充钙、镁、磷、铁等微量元素,另加维生素C和硬壳宝等,促进河蟹第5次蜕壳的顺利完成。
耗氧原因解决了——环境好了,中度肥水——活性饵料充足和溶氧丰富了,再加上营养元素跟上了,河蟹蜕壳就能撑得开(甲壳背面的肝区和鳃区光滑,没有褶皱),个体规格长得大,河蟹重量能增加3成左右。
1.来源:《科学养鱼》杂志社
2.作者:宋迁红
3.微信号:kxyy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