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澳华集团华东蟹料产品经理顾伟
随着4月上旬第一蜕壳[蜕壳,读音为tuì ké,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蜕皮、遗骸。]顺利完成,5月份初又迎来河蟹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第二次[第二次,连载小说,作者是唯雅玲。]蜕壳高峰期[高峰期可描述为“投资需求夹杂着消费需求增加的时期”。],5月份做好以下几点,促进河蟹第二次蜕壳,提高其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为后期的高产量赢在起跑线。
一、做好“降**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4月份下旬,部分青苔死亡腐烂,耗氧严重、连续*雨天气比较多,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光合作用弱等,底层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形成一定的“氧债”导致底质变化,**酸盐指标偏高,对河蟹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5月初,河蟹第二次蜕壳的高峰期,严重的会导致河蟹蜕壳不遂、蜕壳成活率低等问题。
建议方案:我们可以使用**性底改(澳华爽水宝),**水体中的**酸盐,迅速降低其在水体的浓度,并通过使用微生物制剂(澳华正肠宝)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降低**酸盐来源的积累,**齐下,达到标本兼治,降低**酸盐,水质长期稳定的效果。
二、做好“保肝护肠
养殖户朋友养殖前期(3、4月份)投喂冰鲜鱼,由于冰鲜鱼长期冰库储存,变质不新鲜,脂肪**等问题,甚至就是往年的病鱼,长期投喂,对河蟹肝胰腺、肠道毒害作用大,4月底,发现大部分的河蟹出现轻微的肝白化、肠炎[肠炎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食线不清晰,影响河蟹后期生长。
蟹----肠炎(左图)蟹---肝白花(右图)
建议方案:5月份定期拌喂B族维生素(澳华护肝宝)和*酸菌(澳华正肠宝),预防、改善河蟹肝白化和肠炎的问题,提高河蟹免疫力。
用量:20斤饲料+1包护肝宝+1瓶正肠宝(调理);
40斤饲料+1包护肝宝+1瓶正肠宝(预防)
三、做好“补钙”工作
5月上旬是河蟹第二次蜕壳高峰期,蜕壳期间河蟹需要补充大量的钙、镁、磷、钾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迅速使自己的新壳“钙化”,但河蟹蜕壳期间会停止摄食。
建议方案:我们需要在水体补充足够的以钙为主的微量元素(虾蟹活力宝),并适当的补充促蜕壳素,保证河蟹新壳迅速“钙化”的同时,提高其蜕壳同步率,减少蜕壳期间的互相残食,调高成活率。
四、做好“水草养护”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可以看出水草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控制适当的覆盖面积,一般达到60%的覆盖率最佳,水草过多,会引起池塘底层水草腐烂,夜晚水草呼吸作用,会造成底层溶氧不足,水草过多,饵料不能落到水中,造成饵料的浪费,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养殖后期腐烂后,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的造成河蟹翻塘,造成损失。
建议方案:5月份,水温开始上升,伊乐藻开始生长旺盛,做好“打头”养护工作。“打头”工作保证一下几点:天气不好不剪、水草状况不好不剪、螃蟹脱壳不剪、水质不好不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