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泥鳅苗下塘前处置
如用塑料充氧袋装运而来的苗,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时留意袋内、袋外温差不行大于3℃,否则会因温度剧变而逝世。可先按次序将装苗袋漂浮于放苗的水体,回过头来再一一开袋,使袋表里水体温度接近后(约20分钟),向袋内灌池水,让苗自行从袋中游出。
(2)“饱苗”放养
先将泥鳅苗暂养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半天,并喂给蛋黄,按每10万尾投喂蛋黄1个。具体做法参照前述关于鳅苗前期培养中的操作方法。然后进行放养。
(3)“肥水”下塘
塘口肥水时刻和放苗时刻要保证联接,使鳅苗下塘后能立即吃到适口饵料,应预先培养好水质。
(4)同批次同标准计数下塘
同一池内应放养同一批次、一样标准的泥鳅苗,防止养殖中个体差异过大,影响成活率和小标准苗的成长。放养时,经过计数[计数是一个重复加(或减)1的数学行为,通常用于算出对象有多少个或放置想要之数目个对象(对第一个对象从一算起且将剩下的对象和由二开始的自然数做一对一对应)。]后下池。计数通常采用小量具[量具是实物量具的简称,它是一种在使用时具有固定形态、用以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的器具。]打样推算法。即先将泥鳅苗移入网箱中,然后将网箱一角稍稍提出水面,使苗会集在网箱的另一对角,用小筛绢网勺舀起装满量具,然后倒入氧气袋[用来装氧气的袋子,主要由无毒、无有害化学作用的材料合成。]或其他容器中,运至塘口放养。小量具的计数,可将一满量具的鳅苗分红若干份,逐个计数后累加,得出每一量具中苗的实践数量。塘口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按生产计划(亩放养量)进行。
(5)泥鳅苗放苗时刻
泥鳅苗放养以上午8~9时或下午16~17时为佳,生产中应防止正午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