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毛[注音lǜ máo ㄌㄩˋ ㄇㄠˊ
绿毛释义(1).]
斑秃
[本病是一种非瘢痕性脱发,常发生于身体有毛发的部位,局部皮肤正常,无自觉症状。]症
1、症状
患绿毛斑秃症的病绿毛龟
[绿毛龟其实是一种背上生着龟背基枝藻的淡水龟。]的部分背甲没有丝状藻类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并非脱落而像被割除,有时丝状藻类丛中,当中秃了一块。在斑秃处或丝状绿藻
[绿藻具有光合色素,典型的绿藻细胞可活动或不能活动。]丛中粘有呈长条形的脏物,实际上脏物是摇蚊
[摇蚊(Chironomidae; non-biting midges) 双翅目长角亚目摇蚊科的通称。]幼虫
[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脱下的外皮,其毛粘附水中的杂屑,摇蚊幼虫就藏在其中,这是绿毛斑秃症的病因。摇蚊幼虫长短粗细都不一致,分布也不规则,有时二三条紧接在一处,有时一条单独在一处。其危害从春季到秋季都会发生。
2、防治方法
(1)水源要清洁,使用前水要沉淀2—3天。让水中摇蚊卵块、小幼虫沉在水底,使用上、中层清水,防止卵和幼虫进入容器中。
(2)用水蚯蚓作饲料时,要充分洗净、仔细检查后再投喂,防止摇蚊幼虫混入。
(3)清理绿毛龟的丝状绿藻时,要仔细检查,一发现摇蚊幼虫;随时用镊子除掉。
绿毛衰败症
1、症状
患绿毛衰败症的病绿毛龟体上的绿毛由墨绿、翠绿色逐渐褪色成为黄绿色、淡绿色甚至**,严重时丝状绿藻大量死亡脱落,主要是光照
[①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足和水质偏酸性或碱性过强所致。
2、防治方法
(1)增加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和时间。遇到长期*雨的天气,应该在室内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法。补充光照可用普通电灯或日光灯。在室内培养藻类使用20—50瓦灯光,光照时间为8—10小时,藻类生长良好。如没有仪器测试,可用60瓦灯泡,照射2—3小时后,看到丝状绿藻上出现小气泡上浮,表明光照强度够了,每天光照6—8小时,如没有出现气泡,就要增加电灯泡的瓦数和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2)调节好水质,应使pH值在6.8—8.0之间,以7—7.5为最好。饲养龟的水质,应用pH值计或酸碱度精密试纸来测定,如果pH值在6.8以下,则表明水的酸性偏大,放入少量硼砂或食用面碱,来调节pH值的到7。如果水质pH值7.5以上,则表明水的碱性过强,可滴入少量米醋或食用醋精,将pH值调到7.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