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时水质并非经验中的表里如一


持续多天的高温,有许多朋友感到,有时候一些以往屡试不爽的对老绿水[所谓“绿水”,主要是指植物根部的土壤存储的雨水,即源于降水、存储于土壤并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蓝藻水”的措施,和前阵子比较,不那么灵光了。到底咋啦?在极端高温气候建议养殖朋友和显微镜[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多做朋友交流,在这种极端高温气候的气候里,水可不一定表里如一[表里如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biǎo lǐ rú yī,是指表面和内心都一样,形容言行和品质完全一致,出自《朱子全书·论语》。],光肉眼看看就能够凭经验了解的一清二楚。当然,显微镜可以不一定需要自己有,找会看的人交流一下也行,甚至有一些朋友是把显微镜的视频表达拍下来之后,再和有一点专业基础的人交流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怎么不表里如一?下面就摆一把前一段时间遇到的情况。

老绿水一

按经验,在夏季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大多数水体的pH趋势是,水越老pH会越高!这一点在水化学的基础也解析的很清楚。

当然:上面说的水色[水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形成。]和pH变化的关系,这个例子[例子是汉语词汇,拼音lì zī,意思是指旧规;惯例,也指性质类同的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单个,多用于解释说明。]是球藻!其他异常藻不一定会呈这种相关变化,而用了带染色剂[在我们做生物医学实验或者某些物理化学实验时,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效果,通常会选用合理的染色剂,在选择适当的染色剂后,我们就能够很好地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商品,水体颜色和透明度和水质变化是无任何关系的,同时用了染色剂的水体也很难为养殖户提供水质预测观察的参考。所以在水色之后加一个(藻密度)!
这个例子是土池,其应对解决方案[解决方案Solution就是针对某些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有效的执行。]
这个例子是,外水源太肥了、底泥太肥了,加上阳光也太灿烂了,藻的长势是发疯了,碳反而成为水体的限制元素。所以采取的措施是,每亩撒底康1.5公斤,3小时后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塘生态控制底泥营养素的释放和为水体减肥。次日每亩泼洒米糠5公斤、红糖1公斤、鱼虾丰收宝0.5公斤(浸泡一天)提高水体的缓冲系统。

老绿水二

这是一个淡水养殖的池塘,在水的下风向表现如下图,养殖户感觉是微囊藻,可是就觉得奇怪,怎么蓝藻介么厉害了,水的pH还是介么好?和以前不一样哈!

这个池塘养殖户按常规处理后,水的外观确实好一点了,可是对虾的吃料还是一般般,到底怎么回事?显微镜会详细的说明了!
处理好的水是如下水色

从上图看到,这个池塘并不是单纯的微囊藻水,由于没有处理前的显微镜记录所以也不好肯定。从水色看,池水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体中异常藻还是存在,螺旋藻的处理按微囊藻的方法就不一定有理想的效果了。
这个例子是土池,其应对解决方案:
当天泼洒塘生态2公斤/亩,3小时后泼洒纳米氧600克/亩。

老绿水三

下面这种水色也是极度高温期常见的,这种水色有时候一些朋友误解为菌不够就采取生物底改或者菌分解一下、也有一些朋友误解为肥不够了。

该例子是土池,在通过采取生物底和芽孢后,水色和虾的症状有加重,当用显微镜对水进行观察的时候发现:水体的浮游生物主要如下:

这个例子之后采取如下的应对解决方案:
针对显微镜的表达,所以采取措施是,连续两次,隔天一次泼洒塘生态2公斤/亩,3小时后泼洒纳米氧600克/亩。这种水质条件芽孢等微生物的使用反而会加重水体的恶化!

老绿水四


在高温期,浮游植物难免会遇到极限水温导致该部分的藻代谢加快或者死亡,在这个例子中,显微镜已经表明水体的死藻碎屑已经很多了,可能会出现对虾吃死藻,引起白便、空肠胃、肝萎缩等等异常。
这个例子之后采取如下的应对解决方案:
1、尽可能的捞一下死藻减少其悬浮在水体或者沉到池底。
2、尽可能的减少滥用消毒药等不必要使用的用品。
3、每亩撒底康1公斤钝化死藻。

如果已经出现吃死藻了,可以照下面的方法
1、每公斤料拌喂藻毒克20克,明天一餐连续两天。
2、拌喂强肝一号、强肝二号3-5天。


作者:广州胜维饲料高级工程师施卫民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