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苔[青苔,是水生藻类植物,色翠绿,细如丝,生长在水中或陆地*湿处。],是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早期[早期,汉语词汇,是指某个时代或过程的最初阶段。]河蟹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管理的重点工作。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杀青苔的产品,大多数养殖户朋友都有杀青苔习惯,但是杀青苔效果往往不理想,有的池塘青苔越杀越多,用完杀青苔药物后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叶片萎缩、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缓慢等屡见不鲜,有的池塘用硫酸铜或漂**处理青苔,直接对水草有触杀作用,严重的会造成河蟹厌食等**影响。如果不杀青苔,能不能有其它的方法控制青苔?本文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来谈一下该如何有效控制青苔。
一、青苔的种类
1、水绵
特点:早期低温时常见,生长初期深绿色,衰老期呈现浅绿色。
2、刚毛藻-不分枝型
特点:养殖中后期常见,油状,手摸上去有滑腻感,容易粘附水草,特别是水草挂脏后易粘附。
3、刚毛藻-分枝型
特点:干涩无滑腻感,易捞起。
4、双星藻
特点:黄绿色,喜欢浅水、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较高的瘦水,早期温度低时常见。
5、水网藻
特点:肉眼可见的网片状或网袋状群体,河蟹池塘不多见。
6、四集藻-“鼻涕苔”
特点:低温期、水浅、水瘦池塘常见,鼻涕样、果冻状,容易依附水草。
二、青苔的危害
1、影响水草生长
当青苔大量出现后,容易粘附到水草上,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其次青苔与水草竞争营养,影响水草生长。
2、缠绕蟹苗
蟹苗个体小,活动力弱,当被青苔缠住后,很难挣脱。
3、青苔腐烂后破坏水质、污染底质
大多青苔不耐高温,温度回升后青苔容易腐烂,使水质变坏,沉到池底造成底臭。
4、造成水瘦
青苔大量繁殖后,吸收池塘中大量营养,使藻类由于缺乏营养而无法繁殖。
三、青苔的防控措施
河蟹池塘养殖早期青苔问题比较突出,有些池塘整个养殖周期都有。青苔的预防很重要,下面就防治青苔提出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1、提高水位
青苔喜欢水位浅、透明度高的水体,特别是养殖早期池塘普遍水浅、水瘦。所以应把水位加深,一般平均水深60-80cm为宜。同时及时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培养藻类,降低水体透明度,藻类会与青苔竞争生存空间[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理论中的术语。],青苔由于生存空间及生存条件受限而不易滋生。
2、正确选择肥料
肥水时注意肥料的选择,这一步很关键。很多养殖朋友都知道肥水防青苔,但是肥水产品[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选择不好,水不但肥不起来,青苔反而会大量滋生!那么如何选择肥水产品呢?我们要针对藻类、水草的营养需求,选择可溶性好、高碳、低氮、低磷、营养全面的可溶性有机肥,例如“肥水肽”,而不是青苔喜欢的N、P含量高的肥料。
3、注意用药时机
与水草相比,青苔属于小型水生植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溶氧和光照都比水草要低的多,因此*雨天气水草生长缓慢,而青苔生长较快。在用肥水、保草产品时,如果遇到*雨天气就可能导致青苔大量繁殖,所以要注意关注天气,避免由于用药时机不当导致青苔大量暴发。
4、针对不同种青苔,选择不同的防控方法
水绵、双星藻和四集藻(鼻涕苔)都属于低温期青苔,不耐高温,只要我们早期养殖合理、及时肥水,就能有效的防控这类青苔。刚毛藻和水网藻一般中后期出现,这一时期水草已经生长稳定,一般青苔很难威胁到水草生长,只要我们定期为水草补充营养,改善水质、底质,青苔就不会对养殖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