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蟹多少,看水草”,为什么看水草呢?水草在蟹塘的作用无非就这么几个:1、供河蟹躲避;2、净化水质;3、提供部分饵料;4、产氧。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氧这一功能。河蟹翻倍大不大,就看营养好不好,溶氧高不高,这就和“双氧理论”不谋而合了。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溶氧的多少,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氧气高,河蟹吃食量大,饲料利用率大,生长速度快,翻倍率大,成活率高,发病率小。
那么多少的氧气比较好呢?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一昼夜16小时以上溶氧必须大于5mg/L以上,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您的池塘溶氧达标了吗?池塘溶氧大于4mg/L,好氧细菌的作用较快,分解后的产物对水产动物无害,对水生植物生长有利;池塘溶氧低于4mg/L,厌氧菌大量繁殖,有机物分解速度下降,且分解物大部分有害。当水中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由4.5mg/L下降到3.5mg/L时,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利用率下降50%,饵料系数上升50%以上;当溶解氧下降到3mg/L以下时,就会对鱼类的摄食、消化以及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溶解氧持续下降到1mg/L以下,大部分鱼类就会出现浮头现象,持续下降会造成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窒息死亡,即“翻塘”。
各池溶氧水平尽管有高有低,但其昼夜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水中浮游植物[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 、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藻门八个门类的浮游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一般情况下,浮游植物密度高、天气晴朗,溶氧的昼夜差异大,反之则差异小。每天早上4~5时池塘溶氧最低,天亮后水中的浮游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产氧,溶氧开始上升,到下午18时左右池塘溶氧最高,此后,水中溶氧量逐渐下降,到早上日出之前减到最小值,所以凌晨易出现缺氧泛塘的情况。由于水中光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白天上层光照强,浮游植物多,光合作用强,产氧多,溶氧量可达l0mg/L左右。下层正好相反,产氧少而耗氧量大,加之白天由于水的热阻力,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在没有人工增氧的池塘中,溶氧在水中的分布呈现出从上到下垂直递减状态。所以最先缺氧的是底层水。
3个蟹塘下午到第二天早上的溶氧变化(mg/L)(表1,请点大图)
下表是测的同一塘口同一地点早晚溶氧差(表2,请点大图)
表1为3个相邻塘口下午太阳落山前后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前的溶氧变化。3个塘口水草都基本不出水。1号塘口环沟伊乐草大概占60%;田面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原产美洲。]占10%,轮叶黑藻占10%。2号塘口田面伊乐藻占30%,环沟伊乐藻占60%。3号塘口田面水韭菜占40%,伊乐藻10%;环沟伊乐藻占40%。伊乐藻、水韭菜、轮叶黑藻在高温天气的产氧能力轮叶黑藻最高,水韭菜次之,伊乐藻最低。这是由于伊乐藻属于低温草,当温度达到30℃后会进入休眠期,产氧能力下降。但是如果伊乐藻在水下20公分左右,温度相对低一点,产氧能力也会好得多。水韭菜和轮叶黑藻都属于高温草,温度高长势快。(当然出水也会被太阳晒伤。)白天由于水草、藻类的光合作用,溶氧上升。草多溶氧高,达到饱和度后多余的氧气溢出水面进入空气。晚上水草进行呼吸作用,大量消耗氧气。草越多耗氧越多。这也是为什么3号塘口溶氧变化比另两个塘口小的原因。
表2更是突出了水草对溶氧的影响。水草过多,耗氧更大,早晚溶氧差异大,更容易缺氧。水草适中的塘口,早晚的溶氧差相对小得多,反而不容易缺氧。水草长得太高甚至出水,占用空间,但水体是有限的,只能承载一定量的氧气。晚上水草进行呼吸作用,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在这种“狼多肉少”的情况下,除了缺氧,也别无选择了。
进入养殖后期,饲料投喂量加大,每天产生的残饵粪便分解也需要耗氧。来不及分解的就堆积在塘底,形成氧债。12号塘—17号塘可以看出减少耗氧,池塘溶氧差相对较小。
应对措施:
1、高温前及早控草,可用“蟹草肥B”1袋5亩或者“打头”的方式,抑制水草的顶端优势,形成“水下森林”,避免占用过多的水体空间、阻挡风浪。控草能促进水草生根发棵,长得粗壮有活力。拉掉多余水草和烂草,水草占池塘面积的60%左右,保持水草产氧耗氧的“收支平衡”。
2、有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的塘口勤开增氧机。注意“三开两不开”:晴天中午开机、*天次日清晨开机、连绵*雨半夜开机、晴天傍晚不开机、*雨天中午不开机。晴天温度不是太高,增氧机可以从太阳出来后开2个小时停半个小时再开2小时,如此循环。平时注意根据池塘情况多开增氧机。没有增氧机的塘撒“**氧”预防缺氧。
3、打水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表层水温随着太阳升起逐渐升高,底层水温变化不大。差不多到中午11点,上下水层温差就比较大了,一直到半夜两三点上层水都还是温热的。下午到凌晨打水会将上层水打到下层,温差变化大,河蟹会有应激反应。清晨太阳出来前后测外河水溶氧,一般在0.5-2个点,严重缺氧。虽然这几天气温降下来了,但是水温还是较高。打水时间可调整到日出在打水,一是减少应激,二是较好的预防打水缺氧。
4、勤底改调水,分解有机质,减少耗氧。“强效底净”1袋3亩,分解残饵粪便、有机质等。“**氧”超长放氧,溶解度高,缓解“氧债”问题。多解毒,用“解毒灵”,专解菊酯、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等毒素。蓝藻多的塘最近温度高,天气闷,建议不杀蓝藻。.蓝藻多的塘多用发酵的黄金益菌素。池塘ph越高,蓝藻生长越快,然后ph继续升高,蓝藻更多,形成恶性循环。蓝藻又叫蓝细菌,而黄金益菌素是有益菌,能直接抑制蓝藻生长;并且发酵好的黄金益菌素ph值一般在2.7-2.8,能降低ph,从而抑制蓝藻。
1、来源:水产热点(Shuichanredian)
2、作者:北京水世纪梁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