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以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关于人体消化**应称为消化系统。]体积小,消化能力弱。下面小编讲解一下养殖雏鸭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其次,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
2.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饥饿感》是紫矜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晋江文学城。],在出壳后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若雏鸭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此时已超过开食时间。雏鸭开食过早,容易损伤消化**,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的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
要先饮水再开食。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若在饮水中加入1%。的高锰酸钾,还可起到肠胃消毒作用。
3.把握饲喂方法与次数
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过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
14日龄内的雏鸭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间隔时间超过4小时,雏鸭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鸭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以上内容就是养殖雏鸭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