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本病[古医书名,提出:“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的病原体初步认为是产气单胞杆菌。饲养管理不善,水体不清新或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没有定质[定质是汉语词语,拼音为dìnɡ zhì,释义为固定不变的性质。]、定量、定时[定时是生物调节自身生命活动使之按照一定的时序起动、进行和终止的过程。]地饲喂或诱饵发生霉烂变质,养殖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食台没有消毒等都容易产生本病。
2.症状
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游动迟缓,离群,食欲减退或拒食。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体色变黑,*门外突红肿,剖开鱼腹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呈红色,严重时全肠呈紫色。多数鱼肠内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黏液。常腹部向上浮于水面死亡。有时肠炎病与烂鳃病同发,不久即死亡。
3.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投新鲜饵料,切实做到池塘、鱼种、食场和食台的消毒,投饵料要求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并定期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30~40千克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全池,改善水质。
4.治疗
每升用0.4~0.5毫克**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泼洒水体,隔天用1次;或每千克饵料中也可用0.1~0.2克大蒜素[大蒜素(大蒜新素、garlicin)为三硫代烯丙醚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中。]拌饵,每天投喂1次,连喂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