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脑膜炎[脑膜炎(meningitis)系指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性改变。]脓毒性[毒性(toxicity):又称生物有害性,一般是指外源化学物质与生命机体接触或进入生物**体内后,能引起直接或间接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黄杆菌[杆菌一般呈正圆柱形,也有近卵圆形的,菌体大多平直,亦有稍弯曲的,菌体两端多钝圆,少数是平截状或尖突状。]病是由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感染引起美国青蛙、牛蛙患病[患病的明显变化表现在:精神意识感觉的异常、呼吸异常、饮食消化代谢功能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心跳血压异常、性行为能力异常,六大系统的变化。]。
(一)病原
据陈耀明[陈耀明1940年10月生,福建厦门人,厦门市蔬菜公司西堤批发交易市场经理、*支部**。]等(1994)报道,从患病牛蛙的肝脏[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和腹水[腹水(ascites),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是体征而并非一种疾病。]中分离[分离,意为分开、离开、隔离、分别之意。]到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人工攻毒后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相同)牛蛙的肝脏和腹水中又分离到该菌。据陈晓凤等(1999)报道,从患病牛蛙的肝脏、肾脏、眼睛、肌肉中分离到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人工攻毒后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的相同)牛蛙的肝脏、肾脏、眼睛中又分离到该菌。作者等(1999)报道,从患病美国青蛙的脑组织[人脑是指包容在颅腔内的三大块神经纤维组织:大脑、脑干和小脑。]中分离到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而肝脏、脾脏、肾脏及心脏中均未分离到细菌;人工攻毒后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的相同)的美国青蛙也只在脑组织中分离到该菌。
革兰氏*性短杆菌,两端钝圆,通常单个排列;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中间隆起,表面为淡**,基质无可溶性色素;**酶、过**氢酶阳性。
(二)流行情况
该病在湖北、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都有发生,危害美国青蛙及牛蛙,自蝌蚪、幼蛙直至成蛙均受害,其中尤以体重100克以上的成蛙受害严重,发病快,死亡率高,流行于夏季。
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可以引起初生婴儿致病,引起脑膜炎和败血症并发感染,但与病蛙上分离到的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似乎并不属于同一菌株,目前对此尚未完全查明。
(三)症状
美国青蛙发病早期,在水面间歇性旋转游动,随着病情发展,头部歪斜,双目失明[双目失明即Chain Lightning,是指一款游戏,又称英雄无敌。];有的腹部膨胀,在水中不停地旋转游动,直到死亡,所以又称旋游症。腹部膨胀的病蛙,腹中有大量气体,而未见过量腹水。脑组织和眼睛都发生严重病变、坏死,而内脏组织基本正常。
牛蛙患病后体表褪色,呈浅**,全身浮肿、瘫痪,腹部膨大,有腹水,有的体色发黑,双目失明;有些个体头歪向一侧,在水中不停地打转,故又称歪脖子病(叶雪平等,1996);肝、肾、肠、膀胱充血,有的肝呈青灰色或花斑状,肝、肾肿大;蝌蚪的后肢及腹部有明显出血点和血斑。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确诊需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
(五)预防措施
(1)养蛙场地及水体、工具进行打扫(清除过多淤泥)、消毒。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优质饲料,泼洒复合光合细菌、玉垒菌等,保持环境优良、稳定,提高蛙体抵抗力。
(六)治疗方法
(1)外泼消毒药,岸上及水中都要泼。泼2-3次,每次间隔l-2天。
(2)同时内服药饲,每千克蛙每天用磺胺嘧啶0.2克(第2天起减半)、或“蛙病宁2号”(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生产)拌饲投喂,连喂5-7天。
(3)治愈后2天,泼洒生石灰,将水调成弱碱性;再隔2天,泼“养殖保”、玉垒菌等,并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继续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