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甲鱼出现“烂头烂脚”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李柏青

近期,我司市场部调研发现,目前温室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已进入中后期,有不少养殖户的甲鱼出现“烂头烂脚”的现象,着实给养殖生产带来不小的困扰和不少的经济损失。为此,我司就温室甲鱼出现“烂头烂脚”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做一下简要分析,供养殖户朋友参考。

一、原因

1、水温控制过高,甲鱼会比较烦躁并互相撕咬,伤口被易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菌感染从而出现烂头烂脚;

2、增氧过大,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透明度[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太大,甲鱼也会互相撕咬,伤口被易感染菌感染从而出现烂头烂脚;

3、水质恶化,**酸或氨氮偏高,甲鱼比较烦躁,甲鱼头爪在池壁碰伤或抓伤,伤口被易感染菌感染从而出现烂头烂脚;**酸盐偏高也会直接导致伤口腐烂;

4、养殖密度过高,池子中挂网数量不足或挂网方式不合理、水体空间拥簇,增加了甲鱼互相撕咬的机会,造成烂头烂脚;

5、购买的甲鱼蛋或甲鱼苗种不纯,几种甲鱼品种混养,此种情况最易造成甲鱼烂头烂脚;

6、投入的苗种体表有损伤,伤口被易感染菌感染从而出现烂头烂脚。

总体来说,水体因素是造成甲鱼烂头烂脚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温室甲鱼养殖的中后期,由于投喂的饲料量增大,甲鱼的排泄量也增多,水体的负荷接近极限,水质管理难度更大,此时极易出现烂头烂脚。

二、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首要的预防措施是调控好水环境,为甲鱼的健康生长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其次,要根据甲鱼的品种和规格控制科学的养殖密度;第三,可以在池塘中进行挂网,增加池子内立体空间容量,减少甲鱼互相撕咬的机会;第四,培养起水色(建立起水体的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水体透明度要控制在10~20厘米;第五,购买苗种时要加倍小心,不要购买不纯的苗种;第六,投入池塘的苗种体表如有损伤,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三、参考治疗措施

1、针对养殖早期,水体清瘦、透明度高的情况:
若烂头烂脚不严重,给养殖水体泼洒碘制剂即可,而后要把水体培肥;
若烂头烂爪比较严重,可给养殖水体泼洒“菌毒净(二氯异氰尿酸钠)”(注意如果水体氨氮含量比较高,则严禁使用该产品,否则会造成甲鱼强烈应激反应),而后要把水体培肥。

2、针对养殖后期,水体浑浊,水质恶化的情况:
若烂头烂脚不严重,可先适量更换部分池水,调节水体pH值至7.0~8.0,再给养殖水体泼洒碘制剂或“土霉素”10克/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即可。同时应根据养殖品种控制合理的水温,调控好水质,定期排污换水,严格控制投料量;
若烂头烂爪比较严重,先适量更换部分池水,调节水体pH值至7.0~8.0,再给养殖水体泼洒“罗红霉素”2g克/立方米和“利福平”2克/立方米,第二天再泼洒一次碘制剂。同时应根据养殖品种控制合理的水温,调控好水质,定期排污换水,严格控制投料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